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331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729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c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迅速,易转移,预后差[1-2].HCC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通过体外观察Hedgehog通路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HC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先问题,后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90%的时间退居幕后[1].它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问题来编织综合课程,以教师为引导,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提出问题一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法,并和传统教学做了一个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面不同牙周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双侧对照法,选择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前倾或水平阻生的患者53名106个牙,一侧(对照组)53个阻生齿拔除后常规骚刮拔牙窝,简单根面平整,间断缝合,压迫止血;对侧(实验组)阻生齿(53个)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面做龈下基础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及楔形牙周手术,锚式缝合,压迫止血.术后跟踪观察1年,检查记录第二磨牙远中面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敏感(DH),牙周探诊深度(PD),牙槽骨的变化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年,PLI、BI,PD、DH等各项指标实验组分别为0.82±0.57、0.90±0.82、(1.37±0.31)mm和5.66%,对照组分别为1.65±0.60、1.21 ±0.71、(1.93±0.45) mm和62%;牙槽骨骨质增加者实验组为39.47%,对照组为3.77%,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拔除后邻牙远中面精细的牙周治疗加楔形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五倍子缓释药膜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组织学变化。方法:用冰醋酸法建立动物口腔溃疡模型,分3组,五倍子缓释药膜组及锡类散组为实验组,每日用药2次。另1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用药2 d,4 d,6 d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五倍子组能明显促进溃疡愈合。结论:复方五倍子缓释药膜对复发性口疮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根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肿瘤类指导原则,回顾性分析2008 ~ 2012年间收治9例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病部位以颈部(3例)、下颌下区(2例)最为常见,其次是上颌骨、颧部、眶下区、腮腺各1例,对9例患者都实施手术切除,4例患者因肿瘤已侵犯头颈部重要结构,无法获得阴性切缘,其中1例患者发生恶变,接受放射治疗,另2例术后未接受综合治疗,术后复发,所有病例无远处转移,随访时间为6 ~51个月.结论: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并减少复发的主要手段,对于复发或难以完整切除的病例可配合放化疗,且术后长时间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常规组织块培养法获得HDPCs,采用四唑盐比色(MTT)法、ALP活性检测法观察不同浓度bFGF(0.1、1、10、100 μg/L)对体外培养的HDPC粘附性、伸展性以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bFGF均可提高HDPCs粘附性和伸展性,与对照组相比P<0.05;不同浓度bFGF与HDPCs共同培养一定时间后,均能显著抑制其ALP活性(P<0.05);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出现的时间越早,100 μg/L组在培养第1天时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0.1 ~ 100 μg/L范围内不同浓度bFGF均能促进HDPCs的粘附性和伸展性,并可抑制HDPCs的ALP活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月、12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程度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月后2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稳定性斑块数目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2组斑块大小、稳定性斑块数目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通过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缩小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时间服用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D-半乳糖联合染铝的AD大鼠海马结构β-分泌酶(BACE)及早老素-1(PS-1)蛋白的表达。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2组(n=15)。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1·d-1和灌胃三氯化铝500 mg·kg-1·d-1,连用60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和灌胃。造模后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和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的平均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海马结构BACE和PS-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能较好地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是筛选AD治疗药物靶点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9.
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的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为0.96%[1-2].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感染HBV患者中,分别约有90%和25% ~ 30%将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其成年后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概率明显增加,因此阻断HBV宫内传播已成为围产医学和传染病学急待解决的问题[3-4].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活力、蛋白合成、分泌AngⅡ及AT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TNF-α(20、40、60、80、100 μg/L)干预组,用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总量,MTT比色法和LDH检测反映心肌细胞的活力,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Ang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膜AT1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TNF-α浓度依赖性地增强乳鼠心肌细胞活力、增加蛋白合成,20、40、60、80 μg/L TNF-α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1(P<0.05)、1.42、1.51和1.73倍(均P<0.01),蛋白合成分别增加27.8%(P<0.05)、38.9%、46%和66.7%(均P<0.01),而LDH含量差异无显著性。100 μg/L TNF-α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降低18.5%(P<0.01)、蛋白合成降低18.3%(P<0.01)及心肌LDH生成增加1.48倍(P<0.01)。TNF-α浓度依赖性地增加乳鼠心肌细胞AngⅡ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0.5、1.1、1.6、3和3.6倍(均P<0.01)。TNF-α还具有诱导AT1受体的表达的作用。结论: TNF-α可促进心肌细胞内源性AngⅡ产生,引起心肌细胞活力、蛋白合成改变,AT1受体表达上调,可能介导了心肌肥大、心肌受损等心肌改建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