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4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469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043篇
内科学   1104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248篇
特种医学   390篇
外科学   1189篇
综合类   2169篇
预防医学   589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61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790篇
肿瘤学   25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937篇
  2008年   949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1.
于哩哩  徐丽瑾  王桂霞 《临床荟萃》2006,21(16):1194-1194
近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神经肽的研究取得的进展。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新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具有调节血压、生物节律和内分泌功能等多种生物效应。有关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中NPY的变化研究尚少。为探讨NPY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笔者对2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不同时期的脑脊液和血浆NPY水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方法 2001年8月~2004年4月,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24例桡骨近端1/3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8岁.摔伤9例,压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4例,直接暴力撞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的安装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X 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根据Anderson疗效标准,功能恢复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83%.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肘、腕关节功能康复,是一种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每年不足百万分之一,在所有椎间盘突出症中约占0.25%。0.75%,近年来,随着对本病成像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Mm)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率临床报道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标记物被发现,并逐渐应用于临床,这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提供可靠的依据。现综述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髋臼骨折多主张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还可减少或延缓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Letournel曾经制订了髋臼骨折的病理解剖、X线检查方法和骨折分类。然而对于髋臼粉碎性骨折、波及关节面的移  相似文献   
16.
男,49岁.主因摔倒碰伤左眼3h于2008年8月8日6:00入住我院.检查:患者烦躁,左眼球脱出于睑裂外,视力右眼1m指数,左眼光感存在,左眼上睑皮下淤血,球结膜充血,鼻侧、上方及颞侧球结膜不规则裂伤,角膜上皮干燥,轻度混浊,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未查.  相似文献   
17.
我院血流变室于1988年1月~12月对石家庄市不同年龄组血流交正常值8项指标进行了测试,而得出正常值,结合我院神经科11年来收治的脑血管病,从流变学角度探讨其发病特点。1978年~1988年11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先后收治脑血管病2295例,其中脑出血325例,蛛网膜下脑出血80例,脑梗塞15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8例,脑动脉硬化90例。在2295例脑血管疾病中,男性1705例,女性590例,男:女为3。1。缺血性脑血管病189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405例,前者高于后者4.7倍。在590例女性脑血管病例中,60岁以上275例,占46.7%,而男性1705例中,60岁…  相似文献   
18.
拔"T"形管致胆汁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形管引流是胆总管手术的常用术式,拔除“T”形管时偶有发生漏胆而致腹膜炎的病例。我科近年遇到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迅速治愈,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近10年,我科共进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134例,主要是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放置“T”形管引流。共发生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均为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病人,发生率为2.24%。1例女性,41岁,手术后14天拔管,所用为硅胶“T”形管。2例男性,1例81岁,术后21天拔管;另1例67岁,因有胆管狭窄而支撑3个月后拔管,2人均用乳胶“T”形管。所有病人均在…  相似文献   
19.
ERCP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管及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优点已被广泛接受,作为一种侵袭性检查手段,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2.0%~20.0%,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11.5%,而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75%。目前对此研究较多。现就PE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曾奕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8-908
顽固性面瘫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就医,而难愈。久病人络,久病必虚,形成虚实夹杂证,更增加治疗难度。笔者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配合面神经分布的解剖特点的针灸疗法,并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