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6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354篇
预防医学   393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43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精神因素、污染等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中青年人数的比例也逐渐在上升.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他们和家人的生活状态与基本需求,已成为医学界探讨和关心的问题.曾在医院的血液透析科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和调研,心灵被强烈的触动,有同情、有钦佩、也感激着.呼吁全社会关注尿毒症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呼吁健康的人重视自己的健康,珍爱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992.
在医疗实践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医生的医疗干涉权往往会发生冲突。医学伦理学论证了医疗干涉权存在的正当性;《侵权责任法》从立法层面规定了医疗干涉权。通过对两个权利在不同情况下的冲突的分析,来界定医疗干涉权的行使范围。提出通过建立“非本人意见审查机制”以弥补知情同意制度所存在的不足,进而完善医疗干涉权制度。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不断研究发现,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异常信号通路的激活。14-3-3ζ为14-3-3蛋白家族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发现14-3-3ζ可以调控肿瘤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按照作用机制分类,主要包括对 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等的调控。14-3-3ζ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糖酵解、调节肿瘤炎症和免疫等,从而发挥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因此,14-3-3ζ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对于肿瘤的诊治可能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14-3-3ζ对恶性肿瘤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张晶  孙文靖  于旸 《肿瘤学杂志》2013,19(8):585-589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最大杀手.随着分子遗传学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基因诊断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卵巢癌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而了解其生物学效应对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实验证明ERK1/2通路异常活动与低级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文章将针对ERK1/2通路的异常持续活化(KRAS或BRAF突变次级效应)与低级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CD117、CD34、Desmin、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117、CD34、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生长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62例GIST中极低度危险度13例,低度危险度17例,中度危险度13例,高度危险度19例。62例GIST中CD117阳性(93.55%,58/62),CD34阳性(82.26%,51/62),DOG-1阳性(90.32%,56/62),Desmin阳性(3.23%,2/62),SMA阳性(41.93%,26/62),S-100阳性(19.35%,12/62)。CD3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以及危险度有关。与DOG-1+/CD117+相比,另外两组(DOG-1+/CD34+,CD117+/CD34+)的共同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在GIST中,与DOG-1相比,CD117在GISTs的阳性率表达中,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CD34则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DOG-1作为GIST的标志物,在诊断GIST方面,与CD117同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CD117、CD34及DOG-1这三个指标对于GISTs的正确诊断以及之后的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将CT与MR图像进行融合,比较融合前后勾画的靶区体积,探讨融合技术在放射治疗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增强CT静脉高压注射碘帕醇(30mgI/mL)造影剂,扫描层厚5mm,扫描10.6s;增强MR静脉高压注射Gd-DTPA(0.1mmol/kg体质量)显影剂,行矢状位T1WI和横断位T1WI、T2WI和FLAIR扫描,扫描参数T1WI:TR 440ms,TE 14ms;T2WI:TR 3 200ms,TE 280ms;FLAIR IR:IR 2 000ms;层厚5mm。将CT和MR图像传输至Eclipse工作站并进行CT-MR图像融合,在3种图像上分别勾画GTVCT、GTVMR和GTVCT-MR,比较3种GTV体积,并对比体外标记点法和解剖点法的融合精度。结果:GTVCT、GTVCT-MR和GTVMR体积平均值分别为(25.24±4.73)、(21.8±5.31)和(19.03±3.04)cm3,F=9.709,q=6.21,P=0.001;其中融合组勾画的GTVCT-MR准确度要明显优于CT组GTVCT,q=3.44,P<0.05;融合组GTVCT-MR体积与核磁组GTVMR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77,P>0.05。体外标记点法融合精度(1.39±0.64)mm要好于解剖点法(1.97±1.0)mm。结论:CT-MR融合技术能够更准确的确定肺癌脑转移瘤病灶范围;体外标记点法可减少人为误差,融合结果要好于解剖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Periplocinfromcortexperiplocae,CPP)对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Jurkat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CASY快速细胞计数法检测CPP对人Jurkat的敏感性。将AnnexinV/PI双染试剂盒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PP作用不同时间,诱导Jurkat凋亡坏死细胞比例。采用CPP作用Jurkat12h,实时定量PCR检测CPP对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人己糖激酶-Ⅱ(HK-Ⅱ)及缺氧诱发因子(HIF-1α)基因拷贝数的影响。结果:cPP对Jurkat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48.33±6.24)nM。CPP能诱导Jurkat凋亡,凋亡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呈时间、剂量依赖性。CPP作用于Jurkat细胞12h后,CPP不能抑制HIF-lαmRNA的表达,而能显著抑制糖酵解相关的Glut、HK-Ⅱ基因的表达。结论:CPP能有效抑制ALL细胞株Jurkat的生长,其机制与诱发凋亡、抑制糖酵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白桦酯醇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白桦酯醇高、中、低浓度组和顺铂组(阳性对照).21天后处死裸鼠,称取瘤重量,观察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移植瘤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高、中、低组抑瘤率为54.19%、35.75%、20.6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抑瘤率与顺铂组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各治疗组Bcl-2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活化,其高剂量组表达与阳性药物顺铂相当.结论:白桦酯醇有一定的抑制卵巢癌生长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人hMSCs,设立3个实验组,分别是hMSCs+NSCs共培养组、hMSCs条件培养基+NSCs组、NSCs自发分化组(对照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等手段检测不同组中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与自发分化组相比,共培养组及hMSCs条件培养基作用组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百分率分别为(61.3±5.7)%和(58.4±6.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05);且RT-PCR结果显示,共培养组及hMSCs条件培养基作用组少突胶质细胞相关基因Olig1、Olig2的表达增强。结论 hMSCs促进体外培养的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可能与hMSCs分泌可溶性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6例,均给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患者分别接受2-6个周期治疗。结果:26例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硼替佐米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完全缓解,7例患者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6例患者部分缓解,1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不良反应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学毒性、消化道症状以及感染等,经对症支持大部分可以缓解。结论:硼替佐米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起效快,有一定程度不良反应,但大部分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