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牙拔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116例(170颗牙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患者,在暂停抗凝药物与不停抗凝药物两种情况下,拔牙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探讨对该类患者安全的拔牙方法。方法对116例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拔牙手术,根据患者有无华法令的停药史,分为停药组49例(68颗),非停药组67例(102颗)。停药组术前停药3天,术后次日恢复用药,共拔除牙齿68颗;非停药组在不中止、不减量抗凝剂的情况下进行牙齿拔除术,术后常规拔牙创牙龈缝合,共拔除牙齿102颗。结果停药组44例患者共计61颗牙齿,非停药组61例患者共计93颗牙齿,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效果良好。停药组5例7颗牙齿、非停药组6例9颗牙齿,术后出血经局部再处理后,均达到良好止血效果。停药组与非停药组术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患者拔牙时可不停药、不减量,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2.
Zheng SH  Meng X  Zhang JQ  Gu CX  Bo 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1473-1475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手术治疗的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9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IMR53例,其中轻-中度IMR8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行二尖瓣成形术33例:交界区瓣环成形术14例,使用人工瓣环18例,二尖瓣双孔成形1例;其中含后瓣叶楔形切除5例,腱索转移1例。瓣膜置换术20例:双叶机械瓣18例,生物瓣2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8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42例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远期死亡2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Ⅰ~Ⅱ级者37例,Ⅲ级者3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无返流或轻微返流37例,轻度返流5例,中度返流3例。瓣膜置换者中1例有瓣周漏,其余病例瓣膜功能良好。统计分析显示,左心室功能,临床心功能级别与手术风险相关,但与手术类型无关。结论 在作冠脉搭桥术时,对有病理性改变的中度和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同期手术处理,手术矫治方式宜根据瓣膜的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43.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7-1180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4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23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5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11例,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4例。急诊手术39例(其中紧急手术19例),择期手术29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置换术6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置入术4例,Bentall手术34例,改良的Wheat术1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7%),其中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病死率8%(3/39);择期手术2例,择期手术病死率7%(2/29)。共随访58例,随访率92%(58/63),随访时间(37±22)个月(5~77个月),死亡4例,累积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100%,95%和86%。结论StanfordA型夹层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决定,正确的手术指征、技巧和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儿童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探讨儿童瓣膜置换术适应证,分析术后抗凝特点及避免或减缓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2月至2006年8月,113例患儿128枚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结果住院死亡5例(4.4%),其中3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晚期死亡7例(6.5%),其中3例死于抗凝相关并发症。23例生物瓣膜置换患儿中有4例患儿需要行再次手术换瓣,随访的75例机械瓣置换患儿中有8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儿童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有较好的早期及中长期效果,但应尽量置人较大型号的瓣膜并选用相应的手术技巧,以保障儿童的成长,以避免或延缓再次手术,抗凝并发症是儿童瓣膜置换术后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主动脉缩窄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M年一lop年底我们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COA)43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0.67%(43/oil6)。现就其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个月一39岁,平均(11.gtlo.4)岁。单纯CoA16例,CO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2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室间隔缺损(VSD)3例,VSD+PDAll例,房间隔缺损(ASD)2例,主动脉瓣病变或瓣上、瓣下狭窄的8例,二尖瓣病变5例,有些患者同时伴有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ASD或VSD等多种畸形,还有狭窄远…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心内直视下射频迷宫术与介入导管消融术治疗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心房颤动临床结果.方法 2004年1月到2006年3月因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行瓣膜置换时加射频迷宫术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57±11)岁.瓣膜置换术后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BTO)指导下进行经皮经导管环肺静脉消融治疗66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平均(55±10)岁.结果 导管消融组随访(14±10)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64%.外科射频迷宫组随访(13±9)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病史小于1年、左房直径<50mm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组亦有较高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0%、82%).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射频迷宫术对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人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若未行迷宫术,对于病史小于1年,左房直径小于50mm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瓣膜置换术后行经皮经导管消融术亦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患者行OPCABG,将桥血管与升主动脉吻合后备用,再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最后进行桥血管与其他靶血管顺行序贯式吻合。结果吻合到左前降支的桥血管:带蒂左乳内动脉57支,桡动脉2支,大隐静脉3支。采用大隐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其他靶血管,3支桥47例,2支桥15例。术后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其余61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经3~36月随访,无新发心绞痛,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顺行序贯移植术,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心脏停搏的弊端;每完成一个桥血管吻合口,即恢复该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更早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9.
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冷停博液与缺血预适应及冷停博液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13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7只),均在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实验组在阻断循环前实施5分钟-10分钟方案的缺血预适 ,对照组只进行转机和冷停博液灌注,不进行缺血预适应方案。两组阻断循环后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冠脉梗阻模型,在开放主动脉交楹开前降支阻断带,模拟CABG过程。结果:缺血预  相似文献   
50.
心脏直视术中同期起搏器同步化技术治疗心力衰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59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偶有夜间不能平卧。近半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双下肢水肿。7年前曾因窦性心动过缓安装右心室单腔起搏器治疗。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超声心动图提示:全心扩大,以左心扩大明显,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