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对1985~1996年收治的早产儿伴黄疸308例按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组,进行早期光疗和行为干预,并分别在2岁、5岁时随访发现,未干预组神经系统异常47.7%,干预组34.2%,两组有显著差异。异常顺位为精神发育迟滞、听力异常、运动落后、语言障碍和视觉障碍。总胆红素在137μmol/L以上时远期神经系统异常显著增加。提示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系统的远期影响显著,早期干预能明显降低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我们对4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实施舌拮抗法及呼吸介助等语言康复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岁。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语言障碍评价标准:①儿童语言发育水平评价标准:采用CR...  相似文献   
23.
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又称"快乐木偶病"(happ puppet disease),是一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病例特点是愉快面容,严重运动、智力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和以巨大下颌及张口吐舌为特征的特殊面容,易被误诊为失调型脑性瘫痪或精神发育迟滞.本文作者对其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以运动和语言发育落后为首发表现的Angelman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基因检测、康复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期望有助于加强临床医生对Angelman综合征的了解.  相似文献   
24.
脑性瘫痪儿童的口咽部运动障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类口咽部运动模式是在婴幼儿期逐渐发育完善的,新生儿期是原始反射支配下的运动,婴儿早期呈整体运动,幼儿期才有分解的精确的口咽运动,这些变化对正常进食技能、高水平言语构音的形成必不可少。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口咽部运动障碍,进而出现言语和摄食困难,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除肢体运动障碍外,不少患  相似文献   
25.
脑瘫患儿口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法对脑瘫患儿口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2例口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行神经病学检查评价脑瘫类型,Gesell发育评分评价运动发育年龄.语言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口运动评分、构音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商.结果治疗后脑瘫患儿口运动评分平均提高14.9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11.946,P<0.01);语言理解商与表达商各平均提高11.72和13.56;较治疗前亦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5.376和7.552,P<0.01).28例(87.5%)患儿构音能力明显改善.结论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口运动功能和构音障碍疗效显著,对语言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亦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早产和足月儿脑性瘫痪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早产和足月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的临床、脑CT或MRI的表现及其与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以医院为基础回顾性分析294例脑瘫患儿的病史、临床、CT和MRI表现。结果294例患儿中早产儿132例(占44.9%),包括痉挛型双瘫8l例,四肢瘫7例,偏瘫4例,徐动型24例,失调型l例,混合型15例;足月儿162例(占55.1%),包括痉挛型双瘫35例,四肢瘫30例,偏瘫36例,徐动型32例,失调型ll例,混合型18例。23l例(占78.6%)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因素,涉及出生前、产时和出生后。明确的高危因素顺次为:窒息102例(34.7%),黄疸75例(25.5%),双胎26例(8.8%),颅内出血23例(7.8%)。总的MRI异常率84.6%,CT异常率71.9%。202例影像学异常患者中,主要的脑部影像学异常改变依次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8l例(占40.1%),弥漫性脑萎缩29例(占14.4%),皮层与皮层下萎缩或多发囊性软化28例(占13.9%),一侧大脑半球萎缩或软化灶27例(13.4%),先天脑发育畸形18例(8.9%),基底节区异常13例(6.4%),其他异常6例(2.9%)。早产儿脑瘫集中表现为PVL,而足月儿脑瘫影像学异常分布范围较广。不同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各有特点,双瘫儿以PVL为主,徐动型则表现为基底节病变或PVL,失调型绝大部分存在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偏瘫型突出表现为单侧脑损伤。结论MRI有助于研究各型脑瘫的病理特点及其与出生胎龄和病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早期口运动训练对各类型脑瘫患儿进食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6例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评价训练前后口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与36例年龄、类型匹配的对照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经3个月口运动训练之后,治疗组口运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t=2.184,P<0.05),对照组口运动评分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口运动评分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423,P<0.01).结论 早期口运动训练对脑瘫患儿口运动和进食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摄食和口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通过问卷与现场观察评价摄食能力.神经运动学检查评价口腔器官的运动功能.按照正常儿童摄食发育和口运动情况判定结果。结果:88%的脑瘫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器官肌肉痉挛,主动运动减少且不协调和/或不随意运动;90%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摄食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等,结论:口运动及摄食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严重问题之一.正确的评价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摄食和口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通过问卷与现场观察评价摄食能力,神经运动学检查评价口腔器官的运动功能,按照正常儿童摄食发育和口运动情况判定结果。结果:88%的脑瘫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器官肌肉痉挛,主动运动减少且不协调和/或不随意运动;90%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摄食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等。结论:口运动及摄食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严重问题之一,正确的评价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