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血管性非痴呆型认知障碍(VCIND)病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探讨P300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7例VCIND病人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者分别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及P300的检测,并将P300与病人影像学特点、教育、年龄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CIND组较正常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t=2.723、2.244,P<0.05),以潜伏期延长更显著。VCIND组BI、MMSE和MoCA量表总分及其视空间与执行、注意、抽象、延迟回忆评分较正常组偏低(t=2.148~2.436,P<0.05);但MMSE和MoCA量表中的命名、语言、定向力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323,P<0.05),受教育年限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359,P<0.05)。结论 P300能较客观地反映VCIND病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且较认知评定量表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检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对入选的30例脑外伤患者(病例组)和2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P300检测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2.70±0.75)分]、注意[(2.23±0.68)分]、抽象[(0.87±0.63)分]、延迟记忆[(2.13±0.82)分]、定向力[(2.63±0.93)分]等子项目得分及MoCA总分[(16.03±3.00)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N1、P2、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P2、P3波幅较对照组低(P<0.05)。通过逐步回归多元分析,发现P300潜伏期与延迟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r=-0.673,r=-0.702,P<0.05),与MoCA总评分亦呈负相关(r=-0.827,P<0.05)。 结论P300是一种被量化的电生理指标,可用于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 Thirty hemiplegic patients meeting the eligible criter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reatment group (n = 13 ) and a control group ( n = 17).All subjects accept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tor imagery therapy after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ysical training only.Motor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s of changes in maximum loading on affected lower limb (PL%), Barthel index (BI), 5m maximum back and forth walking speed (5m MBFWS), Berg balance scale ( BBS),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 lower limb) (FMA-L)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 and at the end of sixweek training.Results In both groups, all measurements at the end of train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P < 0.01 )compared to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After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PL% and 5m MBFWS (m/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ed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 and the other measurem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otor imagery therap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of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 h训练组、2 h训练组和3 h训练组,每组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天1 h、2 h和3 h,每周5d,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6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第6周,3组的FMA、ARAT、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4周,3 h训练组FMA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和2 h训练组(P<0.05),3 h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治疗第6周,3 h训练组及2 h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3组之间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2 h和3 h、每周5 d的上肢功能强化运动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效果优于每天1h上肢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肩痛(PSSP)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妨碍了病人日常生活活动,影响睡眠质量,使病人情绪低落,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疼痛抑制肌肉收缩,使主动活动更加困难,这种恶性循环更阻碍了偏瘫肩功能的恢复。因此,了解PSS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及早给予有效正确的处理,对防治肩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分析脑卒中后恢复期肩痛患者肩关节结构异常改变,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2例根据患者有无肩痛分为肩痛组(32例)和非肩痛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查体及双侧肩关节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53%,与非肩痛组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均受限,其中外展、外旋的被动活动度与非肩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评价,肩痛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不良者27例(84%),非肩痛组为14例(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痉挛发病率为41%,与非肩痛组的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结果显示:肩痛组患侧肩袖损伤、SA-SD积液、盂肱关节积液和二头肌腱鞘积液的发病率分别为63%、52%、75%和44%,分别与健侧的13%、13%、31%和1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肩痛组患侧盂肱关节积液的发病率为70%,与健侧的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患侧肩袖损伤、SA-SD积液的发病率与非肩痛组患侧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健侧MRI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袖损伤可能是脑卒中后恢复期肩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足底各区域的动静态压力峰值,分析OA患者足底压力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符合KOA诊断标准的双侧患病者共40例及正常对照20例,入选后采用Alfoot公司的Gaitview足底压力测量仪进行测试.获取动静态足底压力峰值,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态时左足跟外侧(L8S)区压力OA组小于对照组,右足第5跖骨(R5S)、右足中部(R6S)区压力OA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时OA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A患者静态时足底压力L8S区小于正常人,R5S、R6S区大于正常人,压力向足外侧重新分布;动态压力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线分法试验中反转效应的可能机制。 方法首先根据偏侧忽略行为量表筛选出存在左侧偏侧忽略的脑卒中患者25例,另外选取20例年龄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纳入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以下线分作业:在2张A4纸的左侧、中央及右侧各画3条水平直线,直线的长度分别为100 mm和20 mm,让受检者用右手执笔在每条线段中央划一条垂直短线;然后在另外2张A4纸上同样画3条水平直线,让受检者标出所看到线段的两端点。 结果偏侧忽略(左侧)患者在进行线分法试验时出现了长度反转效应,对线段两端均有忽略,不仅低估了100 mm线段长度,也低估了20 mm线段长度。 结论偏侧忽略患者在进行线分法试验时,进入中心视野的线段不被忽略,即所谓的“中心凹忽略回避”理论,该理论可用于解释线分法试验中的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弹力悬带矫形器对脑损伤患者步行速度和耐力的影响,并与踝足矫形器(AFO)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患者45例,分别在3种状态下(不戴矫形器、佩戴弹力悬带矫形器、佩戴AFO)测定患者的步行速度及5 min的步行距离。 结果弹力绷带矫形器及AFO均可提高Ashworth≤1级患者的步行速度,佩戴AFO后更明显。而对Ashworth≥2级的患者,只有佩戴AFO可明显提高步行速度。弹力悬带矫形器与AFO均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步行距离。 结论弹力悬带矫形器可改善脑损伤患者的步行速度及耐力,不能佩戴AFO的脑损伤患者可以采用弹力悬带矫形器来矫正足下垂及足内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