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7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464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3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消癌平胶囊联合顺铂和替加氟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6例,根据用药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80 mg/m~2,1次/d,连续3周,休息1周,每4周为1个周期,同时静脉滴注替加氟注射液,15~20 mg/kg溶于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癌平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及QLQ-C30和KP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1.86%、72.0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9.77%、86.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1、CA199、VEGF、MMP-9、OPN、sIL-2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量表和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QLQ-C30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胶囊联合顺铂与替加氟治疗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侵袭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李婉妮  李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696-3699
目的观察降糖舒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宝鸡文理学院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3例)。对照组患者餐前30min口服瑞格列奈片,初始剂量0.5 mg/次,3次/d,之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4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降糖舒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2 h PBG和FB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bA1c、2 h PBG和F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显著降低(P0.05),而GLP-1和FIN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胰岛素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舒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人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康复疗养的156名老年人,持续跟踪老年人的运动情况,持续坚持有氧锻炼5年以上者分为训练组,对照组老年人日常很少参与健身运动。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两组老年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肢体肌肉收缩时峰电位、肌肉用力收缩时募集形式。结果有氧运动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5);有氧训练组老年人肱二头肌、三角肌、胫前肌、股直肌用力收缩时的峰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氧训练组老年人肱二头肌、三角肌、胫前肌、股直肌募集形式异常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长期有氧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神经电生理指标,缓解生理功能衰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6.
5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miRNA-494和miRNA-125a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患者45例为退变组,下腰痛患者4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腰椎MRI,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分析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椎间盘Pfirrmann(PM)分级的关系。 结果 对照组共检查126个椎间盘,其中分级在Ⅰ级和Ⅱ级(正常)99个椎间盘,占78.6%(99/126), Ⅲ级、Ⅳ级和Ⅴ级27个椎间盘,占21.4%(27/126);退变组共检查135个椎间盘,其中分级在Ⅰ级和Ⅱ级(正常)17个椎间盘,占12.6%(17/135),Ⅲ级、Ⅳ级和Ⅴ级118个椎间盘,占87.4%(118/135)。2组PM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退变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低于对照组(P<0.05)。退变组血清miRNA-125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miRNA-49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退变组miRNA-125a表达水平与ADC值呈正相关(r=0.853,P<0.01),miRNA-494表达水平与ADC值呈负相关(r=-0.897,P<0.01)。血清miRNA-125a和miRNA-494的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25a和miRNA-494的曲线下区域面积分别为0.893(95%CI=0.815~0.971,P<0.01)、0.852(95%CI=0.762~0.932,P<0.01),敏感度分别为87.9%和93.7%,特异度分别为77.0%和67.7%,准确度分别为80.0%和7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和92.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76.9%。 结论 血清miRNA-494和miRNA-125a的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为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基因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在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63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手术,男33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8.4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8.8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x线片、CT及MR检查诊断为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观测手术前后ODI和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切口I期愈合,1例11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61倒获1年或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术中神经损伤发生2例,硬膜囊损伤发生1例;术后1年回植椎板愈合58例:腰痛复发4例,腿痛复发1例。术后2周、6、12个月的ODI及JOA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术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低的术中神经硬膜囊损伤率和腰腿痛复发率、较高的椎板愈合率和较好的临床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为临床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开辟了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2018年5—9月收治的3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49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将157例接受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相关指标、尿动力学指标、盆底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次数、总排尿量、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压漏尿点压、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均较治疗前增大,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息肌电值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持续收缩力、最大收缩力、最大尿流值均较治疗前增大,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水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0例)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15 mg/(kg·d),观察组患儿(40例)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和阿昔洛韦注射液各15 mg/(kg·d),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患儿退热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治疗前后HAMA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HAM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效果良好,能较快改善水痘临床症状,减轻小儿焦虑情绪,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