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n=23)和添加治疗组(n=19),疗程为6个月。观察LEV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添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11.9%)。结论: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45642与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esidual platelet agglutination,RPA),根据RPA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组42例(RPA≥70%)和非CR组58例。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ABCB1基因rs1045642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CR组和非CR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非CR组吸烟比例明显高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R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4%、45.2%、33.3%,非CR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2%、44.8%、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44.0%、56.0%,非CR组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58.6%、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中发生CR与其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45642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工鼻在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晏文 《吉林医学》2009,30(20):2389-2390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在使用人工鼻中的应用。方法:观察3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使用人工鼻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28例患者气道通畅,湿化效果满意,疗效显著;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死亡;另1例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用人工鼻后,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效地清除了气道分泌物,保证了氧疗效果,同时减少工作量,为医疗节约耗材,明显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阶段的生物标志物有利于提高AD诊断的准确性及早期诊断AD。随着神经影像及分析方法的发展,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BM)因其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利用VBM方法研究AD的灰质体积,可通过神经结构体积的改变预测AD的风险,并发现与AD相关的灰质体积改变的部位,以利于对AD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理解,为治疗和预防AD提供帮助。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VBM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杜远敏 《中国药师》2009,12(9):1295-1296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CBZ)治疗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癫痫患者采用单用和添加奥卡西平治疗,其中19例未经过抗癫痫治疗进入单药治疗组,17例曾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无效而进入添加治疗组,两组服用奥卡西平疗程均达6个月。成人起始剂量为剂量为0.15g,qn,维持剂量600~1200mg·d^-1,最大未超过1.5g;儿童按10mg·kg^-1·d^-1,分两次服用,增加剂量每周不超过10mg·kg^-1·d^-1。分两次服用,最大不超过30mg·kg^-1·d^-1。分析两组6月以上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8.9%,完全控制为36.1%;其中单药治疗组控制率42.1%,总有效率为94.7%,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29.4%,总有效率为82.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昏、头痛、嗜睡、皮疹、纳差等。单治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6%,添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安全、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后梗死部位出现缺血性改变,局部代谢物质蓄积,脑血管痉挛,其缺血缺氧损害又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桂派齐特是新一代心血管用药,是一种具有腺苷增效及钙通道阻滞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1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睡眠障碍因子(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及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睡眠明显改善。结论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该病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不可逆性的脑梗死。因此,尽早找到该病的病因,继而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众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颅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1~3]。本研究拟结合本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的短暂性缺血发作病例的状况,探讨TIA与颅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为探讨该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