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经腹腔镜切除的安全性、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该院178例行经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子宫跃孕12周)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经腹腔镜完成,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院(89.4±31.6)min;出血量院(94.5±48.3)mL。平均住院时间4.8 d。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应选好适应症,术者具备较高的腹腔镜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盆底肌力减退及肌纤维受损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肌纤维肌电压值和盆底功能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肌纤维肌电压值,减少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盆底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3.
杨晨 《中国卫生产业》2013,(17):41-41,43
目的经过本次临床护理研究,分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接诊的10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配成两个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方式上采用分层护理,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的疾病程度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分层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通过对两个组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统计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了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33例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占66%,比较满意的患者有7例,占14%;而在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表示满意,占76%,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1例,占22%。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组别的患者满意度在数据比对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此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分析,可以得知,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式,需要结合分层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从而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盆底重建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和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74例,对其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前、后盆底重建术或者前+后盆底重建术。对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以及治愈情况和下尿路症状改善的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置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显示,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27.0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923,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比较显示,术前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显示,术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术前比较,两组均显著改善(P<0.05)。总治愈率比较,实验组为94.59%,对照组为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4,P=0.035)。结论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低,术后盆底结构及生理功能恢复疗效明显,显著提高治愈率,可作为PFD患者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持续性宫颈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能提高持续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给予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无疼痛发生率71.4%优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适应范围广、术野清晰等优势,但是存在创口大、恢复慢等特点。在进行子宫肌瘤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与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1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28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3例)。开腹手术组患者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行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及促黄体激素(LH)水平。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7/28)、13.95%(6/43),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χ~2=7.063,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FSH、E2及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时血清FSH、L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1、3个月时血清FSH、L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与术前血清FSH、E2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个月,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E2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大,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影响较严重;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该院接收的妇科术后患者中,68例患者均为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入院,遵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4例/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中,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盆腔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在宫颈复发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毒副反应及时机。方法:27例复发宫颈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顺铂60~80mg/m2盆腔动脉灌注后栓塞。结果: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1.11%),部分缓解(PR)12例(44.44%),病情缓解(SD)9例(33.33%),疾病进展(PD)3例(11.11%),总有效率(CR+PR)为55.56%。主要毒副作用为发热、局部坠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结论:盆腔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复发宫颈癌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在手术放射治疗前或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创伤后成长与亲密关系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婚姻调适量表对纳入标准的136例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进行调查。[结果]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7.94分±4.83分,为中等水平;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婚姻调适量表得分为109.08分±11.30分,其中婚姻失调者占21.5%;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创伤后成长与亲密关系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创伤后成长与亲密关系水平偏低,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即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配偶婚姻调适量表得分越高,则配偶创伤后成长水平越好。医护人员应帮助育龄期宫颈癌手术病人和配偶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其共同参与疾病管理,强化夫妻间亲密关系,鼓励双方正视疾病,从而提高病人及配偶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