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9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0、20、40、80、160μmol/L)和5-氟尿嘧啶(20、40、80、160μmol/L)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作用;冬凌草甲素(40μmol/L)与5-氟尿嘧啶(25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48 h,并设立对照组,CCK-8法检测HT29细胞的存活率;细胞生死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和5-氟尿嘧啶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40μmol/L冬凌草甲素或80μmol/L 5-氟尿嘧啶作用HT29细胞48 h后,细胞死亡率接近50%。40μmol/L冬凌草甲素联合80μmol/L 5-氟尿嘧啶共处理HT29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下降至(12.54±0.78)%,与冬凌草甲素或5-氟尿嘧啶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P=0.005 6;t=8.63,P=0.009 1)。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受体结合蛋白-1(RIP-1)和受体结合蛋白-3(RIP-3)的表达,进而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坏死而实现。  相似文献   
82.
《陕西中医》2016,(11):1470-1471
目的:探讨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初治肺阴亏虚型肺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正规西药化疗方案(HREZ),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润肺汤,用药1月,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胸部CT的吸收情况,以及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CT吸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润肺汤治疗初治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食管癌、贲门癌病人3815例,术后确诊吻合口瘘320例,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按照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内引流组(内镜直视下经瘘口放置引流管)38例,外引流组(胸腔闭式引流)282例。比较两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 39%,死亡率为1. 88%,吻合口瘘与年龄、吻合口部位、术后前3天平均胃液引流量具有相关性(P 0. 05)。内引流组、外引流组拔管时间分别为(23. 50±18. 64)d,(30. 60±14. 08)d;住院时间分别为(32. 45±20. 60)d,(54. 12±25. 0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率分别为0和2. 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病人年龄60岁,主动脉弓下吻合,前3天平均胃液引流量多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内镜直视下经瘘口放置内引流,能快速改善病人症状,缩短拔管及住院时间,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维生素C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但你知道它又叫“抗坏血酸”吗?在今天看来,维生素C如此廉价易得,但是你可知道发现它,人类走过的是一条艰辛之路。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维生素C的故事。坏血病—大航海时代船员的噩梦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550年,在当时的古埃及医学文集《埃伯斯纸草卷》中,对坏血病症状的描述是“牙龈出血、皮肤发黑”。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卡培他滨及华蟾素、养正消积胶囊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m CRC)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Ⅳ期不可转化切除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BEV联合CAP方案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华蟾素联合养正消积胶囊维持治疗。每隔9周复查疗效,治疗1年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部分缓解16例,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0.0%和87.5%,无病进展生存期延长至9.8月,对照组部分缓解3例,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和52.5%,无病进展生存期延长至7.7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蛋白尿、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上述不良反应可控;对照组仅有轻微腹泻。结论:在m CRC的维持治疗中,BEV+CAP方案安全有效,为患者带来了临床生存获益,而华蟾素与养正消积胶囊的联合应用同样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同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统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结合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血糖控制率较佳,并发症发生较少,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究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神木市医院及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83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清HBe Ag检测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n=45)和HBe Ag阴性组(n=38),按血清HBV-DNA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HBV-DNA≥103copies/ml,n=43)和低水平组(HBV-DNA 103copies/ml,n=40),分析肝损害发生率与HBV-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肝损害程度与HBV-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并记录肝损害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 HBV-DNA高水平组患者中的HBe Ag阳性及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6. 5%、48. 9%,均分别高于低水平组中的12. 5%、11.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同HBV-DNA水平患者的血清HBe Ag阳性和阴性的肝损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HBe Ag阴性组患者中,血清HBV-DNA高水平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L)分别为(108. 41±8. 32) U/L、(34. 51±5. 79)μmol/L,均分别高于其低水平组的(78. 36±7. 25) U/L、(22. 85±4. 2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BV-DNA高水平组患者的HBe Ag阳性和阴性的肝损害时间分别为(15. 43±3. 96) d、(16. 38±4. 12) d,分别短于低水平组的(28. 35±4. 02) d、(32. 59±4. 3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BV-DNA高水平组的肝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83. 24±6. 38) d、(84. 25±7. 63) d,分别长于低水平组(61. 06±5. 92) d、(60. 39±6. 3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会引起肝损害,且与HBV-DNA病毒载量密切相关,同时,HBe Ag阴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此外,高水平病毒载量的肺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时间早,且恢复时间长。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用于临床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3—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其中质量合格的89份痰液标本和61份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改良试剂培养(改良试剂法)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报阳时间和污染率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改良试剂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阳性率[44.7%(67/150)]和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13.0(8.5,17.0)d]与MGIT 960培养结果[分别为42.7%(63/150)和13.0(8.0,17.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Z=-1.344,P=0.179)。两种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未出现污染,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污染率[12.4%(11/89)]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4.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39)。 改良培养试剂的成本[(49.6±10.5)元/份]仅约为MGIT 960培养试剂[(75.4±15.8)元/份]的60%。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敏感度为96.9%(62/64)、总特异度为94.2%(81/86),Kappa值为0.905,一致性好。结论: 分枝杆菌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与MGIT 960培养诊断结核病的一致性好,但应注意痰液标本检测污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冯莹  马进宝  杨翰  杨元利  任斐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1):1177-1182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药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CSF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93例患者的样本,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分析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耐药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i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3株分离株中有56株(60.2%)对抗结核药品均敏感,37株(39.8%)对至少一种抗结核药品耐药,19株(20.4%)同时对INH和RFP耐药,即耐多药;(2)总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为INH(31.2%,29/93)>Sm(25.8%,24/93)>RFP(21.5%,20/93)>Lfx(7.5%,7/93)>EMB(5.4%,5/93)=PAS(5.4%,5/93)>Mfx(3.2%,3/93)=Am(3.2%,3/93)=Cm(3.2%,3/93)>Pto(0.0%,0/93);(3)比较初、复治患者对各药品的耐药率,INH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29.3%(22/75)和38.9%(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8,P=0.432);EMB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4.0%(3/75)和11.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0.247);Am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2.7%(2/75)和5.6%(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0.480);Cm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4.0%(3/75)和0.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ier精确检验,P=1.000);Mfx耐药率在初复治组[分别为1.3%(1/75)和11.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Fishier精确检验,P=0.095);RFP耐药率在初治组[17.3%(13/75)]低于复治组[38.9%(7/18)](χ2=3.996,P=0.046);Sm耐药率在初治组[20.0%(15/75)]低于复治组[50.0%(9/18)](χ2=6.823,P=0.009);Lfx耐药率在初治组[2.7%(2/75)]低于复治组[27.8%(5/18)](Fishier精确检验,P=0.003)。结论 TBM患者CSF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药品INH、Sm、RFP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二线抗结核药品中对Lfx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对Am、Cm、Pto敏感性较好。在TBM治疗中应考虑到初、复治患者耐药情况的不同,合理制定化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3例胸椎结核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治疗不同时期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23例中,未发生瘫痪19 例,下肢瘫痪 3 例,死亡 1 例.结论 根据疾病的治疗不同时期采取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