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马春梅 《中医学报》2016,(9):1369-137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非月经期期间均服用甲福明片,每次1粒,每日3次,并在月经第5天起服用达英-35片,每次1粒,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汤加味(药物组成:桂枝15 g,茯苓30 g,淫羊藿30 g,牡丹皮9 g,赤芍15 g,桃仁12 g)治疗,水煎取汁400 m L,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体质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9,P=0.031);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77,P0.001);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08,P=0.007);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均降低,子宫内膜均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加味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排卵,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芪葛通络舒颈方联合调神醒脑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35例,按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针刺组、汤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汤药组以芪葛通络舒颈方内服+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以调神醒脑针刺法+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以芪葛通络舒颈方内服+调神醒脑针刺法+常规西医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Vp)、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炎症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  相似文献   
23.
冯冬 《大众健康》2022,(3):66-67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血从尿道排出时无痛感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尿血主要与心、肝、肾三经的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下焦湿热蕴结膀胱,阴虚火旺耗伤肾阴,而导致脉络受损,或脾肾气虚,血失统摄,血溢脉外,随尿而出. 尿血按病因病机可分为:下焦热盛、下焦湿热、肾虚火旺、心肝火盛、脾不统血五个证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究排石汤联合间苯三酚对湿热蕴结证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200例湿热蕴结证肾结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组、观察组2组、观察组3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给予排石汤联合间苯三酚,观察2组给予排石汤,观察3组给予间苯三酚。比较4组结石清除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间峰值流速(Vmax)、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峰值流速(D)、阻力指数(RI)]、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舒适度(导尿管相关性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1组结石清除率和结石排净率高于观察2组、观察3组、对照组(P<0.05)。治疗第3、7天,观察1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导尿管相关性症状评分、RI以及血清MDA、LPO水平低于观察2组、观察3组、对照组,且观察2组、观察3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7天,观察1组Vmax、...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超声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探讨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根据其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超声分型,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分型诊断符合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3.3%(25/3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1.9%(57/62),坏疽性阑尾炎85.7%(12/14)。结论:超声直接和间接征象能较确切的反映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正确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对急性阑尾炎的分型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XEL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XELOX方案化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阿胶浆口服。4周期化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4周期化疗后,2组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KP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组的化疗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阿胶浆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和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 L静滴,均1次/d,疗程14 d。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水平及NO、ET水平,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CA、VA和BA的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O、ET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大脑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降低血浆NO、ET水平。  相似文献   
28.
《陕西中医》2017,(8):1070-1071
目的:分析益母败酱汤灌肠联合腹部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治疗组120例;治疗组给予腹部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腹痛与盆腔积液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51%,治疗组腹痛有效率与盆腔积液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13%,治疗组腹痛有效率与盆腔积液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60例COPD患者进行夏季和冬季中药穴位贴敷,共计贴敷9次,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60例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平均住院天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临床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1.67%,控显率为83.33%。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汤治疗,方药组成:炙甘草6 g,生附子10 g,干姜6 g。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的变化情况,以及比较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1个月内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电图的ST段弓背抬高最大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但观察组患者的RA发生率(48.48%)明显低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结论:四逆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及时恢复缺血心肌再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