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与细胞焦亡相关的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TGF-β信号通路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产检的GDM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孕期未予胰岛素治疗GDM 60例(未予胰岛素治疗GDM组)和胰岛素治疗20例(胰岛素治疗GDM组)。同期纳入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孕妇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1(Caspase-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GDM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GD...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阿奇霉素处方的临床特点,并对阿奇霉素开展专项的处方点评,为临床阿奇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23年8月1日—10月31日常熟市第一医院门诊的190 729张处方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处方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诊断,以及药品的种类、数量、金额等信息,并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治疗指南等权威资料对阿奇霉素开展专项的处方点评,分析阿奇霉素处方的临床特点和不合理使用状况。结果:190 729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有23 780张,其中阿奇霉素处方有4 968张(占20.89%),而这其中阿奇霉素的剂型主要为干混悬剂(3 588张,占72.22%);4 968张阿奇霉素处方中,在科室分布上以儿科及新生儿科为主(4 340张,占87.36%),患者的年龄以未成年(<18岁)为主(4 455张,占89.67%),患者的诊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4 409张,占88.75%),在用药数量上以2种(1 548张,占31.16%)和3种(1 172张,占23.59%)为主,在药品金额上以抗菌药物(172 04...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调查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为癫痫的患者93例为实验组,再根据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将93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共病偏头痛组及癫痫不伴偏头痛组(单纯癫痫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工作强度、癫痫家族史和癫痫发作频率等。结果 93例癫痫患者中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占总数的19.35%。癫痫共病偏头痛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单纯癫痫组(P<0.05),单纯癫痫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状况、脑部外伤史、新生儿疾病史、平素情绪状态及癫痫发作频率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发生有关系(P<0.05),其中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血清中CRP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 夜间睡眠不佳、存在脑部外伤史及新生儿疾病史、平素情绪差及癫痫发作频繁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发生有关,其中夜间睡眠状况、癫痫发作频率为癫痫共病偏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对于鼻咽癌放疗后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组放疗前(G0)、放疗后0~3个月(G1)组、放疗后3~6个月(G2)组及放疗后6~9个月(G3)组鼻咽癌患者进行静息态扫描,通过基于Matlab软件的DPARSF工具进行G1与G0、G2与G0、G3与G0,、G2与G1、G3与G2、G3与G1整理分析及后处理.结果 G1组与G0组相比两侧海马及颞叶的活动降低,一致性减少,而G2组与G0组相比两侧海马及颞叶的活动也降低,但幅度小,较G1组相比有回升,G3组也有回升,但没有恢复到放疗前水平.结论 静息态BOLD-fMRI的异常改变对于早期诊断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24基因(Ad-IL-24)对人肺腺癌细胞 SPC-A1体外抑癌效应、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 Ad-IL-24感染的 SPC-A1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 IL-24目的基因在 SPC-A1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磷酸盐缓冲液(PBS)组、腺病毒(Ad-GFP)组、Ad-IL-24组、放疗组、Ad-GFP 联合放疗组(Ad+放疗组)及 Ad-IL-24联合放疗组(Ad-IL-24+放疗组)对 SPC-A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 SPC-A1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RT-PCR 法检测 SPC-A1细胞中生存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 X(bax)、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Ad-IL-24作用 SPC-A1细胞后,目的基因在 SPC-A1细胞中成功转录及表达;Ad-IL-24能显著抑制 SPC-A1细胞的生长且呈现时间依赖性,Ad-IL-24组(31.1±0.9)%、放疗组(44.4±2.3)%、Ad-IL-24+放疗组(72.4±1.5)%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与 Ad-GFP 组(2.7±1.1)%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Ad-IL-24+放疗组优于 Ad-IL-24组、放疗组(F =314.613,P <0.01),呈现放疗增敏的协同作用(Q =1.172);Ad-IL-24可诱导 SPC-A1细胞 G2/M 期阻滞和细胞凋亡,Ad-IL-24+放疗组(40.6±3.3)%的细胞凋亡率与Ad-IL-24组(15.4±1.1)%、放疗组(26.3±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7.194,P <0.01),且具有放疗增敏协同作用(Q =1.162)。Ad-IL-24能明显上调促细胞凋亡相关因子 bax、Caspase-3,并下调细胞抗凋亡因子 bcl-2、生存素的表达,Ad-IL-24+放疗组作用优于 Ad-IL-24组、放疗组。结论 Ad-IL-24有放疗增敏的作用,是理想的放疗增敏剂,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阻滞在 G2/M 期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6.
朱爱国  张桂芬  王建  邹音 《海峡药学》2011,23(1):132-135
对2007~2009年我院降血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Dc)进行回顾性分析。各年降血糖药销售金额在内分泌药物中所占比例保持平稳(57.28%);口服与注射类降血糖药销售金额各占约50%;胰岛素类、磺酰脲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位列前3位;胰岛素类、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的DDDs位列前3位;优泌林70/30、拜唐苹、诺和锐30笔芯位列单品种销售金额的前3位;格列吡嗪缓释片、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位列单品种DDDs的前3位;胰岛素类的DDDc最高。而双胍类的DDDc最低。说明我院降血糖药使基本合理.且价格适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比较成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采用无针注射器与胰岛素笔不同注射技术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皮肤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胰岛素笔组与无针注射器组每组各32例,入组患者均使用《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中...  相似文献   
78.
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们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并与单用NB—UVB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摘要】 报告1例面部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患者男,43岁,右侧面部及额头部红色斑丘疹,伴冬季疼痛20年余,近4年加重。临床表现为粟粒至黄豆大小,高出皮面的丘疹和结节分布于右侧面颊部以及额部右侧,呈淡红色至红色,簇集状,质地坚实,基底稍呈浸润状。冰块实验阳性。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肿瘤细胞不规则聚集或交织成束,肿瘤细胞细长,胞浆嗜酸,胞核两端钝圆或呈雪茄样,免疫组化显示平滑肌强阳性的特征:Desmin和SMA(+),结合临床诊断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由于该患者皮损面积大,未能手术切除,随访。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31岁.因龟头紫红色环状皮损1个月余于2010年2月16日来我科就诊.2010年1月初,患者龟头出现数个紫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多,形成环状皮损,无自觉症状.否认有非婚性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