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背景:内源性阿片肽是一类重要的介质与调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与新生儿脑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讨内源性阿片肽与胎儿窘迫发生的关系。设计:以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病例一对照的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病房。对象:选择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及长海医院住院分娩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妊娠健康孕妇40例(对照组)及发生胎儿窘迫的健康孕妇43例(胎儿窘迫组)。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对照组孕妇及胎儿窘迫组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中阿片肽(β-内啡肽、强啡肽A1-13和亮啡肽)的水平,同时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孕妇静脉血及脐血中内源性阿片肽的水平及相关性。结果:胎儿窘迫组新生儿脐血中β-内啡肽、强啡肽强啡肽A1-13和亮啡肽水平[(453&;#177;68),(242&;#177;33),(498&;#177;6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51&;#177;39),(103&;#177;22),(322&;#177;40)ng/L](t=2.713,2.762,P&;lt;0.01;t=2.132,P&;lt;0.05)。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为7.0&;#177;0.1,氧分压为(1.7&;#177;0.6)kPa,二氧化碳分压为(8.9&;#177;0.7)kPa;其中β-内啡肽水平与脐血pH,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r=-0.418,-0.437,P&;lt;0.01),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r=0.442,P&;lt;0.01);强啡肽A1-13水平与脐血pH及氧分压呈负相关(r=-0.337,-0.383,P&;lt;0.05),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r=0.346,P&;lt;0.05)。两组血浆中3种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了胎窘的病理过程与胎儿窘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胎儿出生后早期康复干预具有量化数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回顾性总结16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以绝经状态、超声评分、血清CA125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绝经后状态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64%,阳性预测值为53%;超声评分≥2的上述指标分别为77%、84%、70%;血清CA125>35 U/ml的上述指标分别为76%、86%、73%;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I)>200的上述指标分别为72%、92%、83%.这提示RMI较其他指标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预测更为准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宫颈评分之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建华  朱晓洁 《上海医学》1997,20(5):286-287
  相似文献   
24.
利用人卵巢癌细胞株,在确定C-erbB-2扩增和过表达及C-erbB2正常拷贝和低表达的基础上对C-erbB-2扩增及表达与TNF和LAK杀伤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非特异性杀伤物H2O2为对照。结果表明:C-erbB-2扩增及过表达可明显抑制TNF和LAK的杀伤活性(P<0.05),但对H2O2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影响。提示临床上部分卵巢癌患者用TNF和LAK治疗的疗效低或无反应性与C-erbB-2的扩增及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5.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女性不孕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秋  刘彦  金志军  龚燕芳 《胃肠病学》2008,13(6):361-363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甲状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相关。H.pylori的鞭毛与精子鞭毛存在抗原同源性,其鞭毛抗体与精子存在交叉反应,从而可能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目的:探讨H.pylori感染对女性孕育功能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UBT)和血清H.pylori-IgG测定检测40例不孕症患者和50名正常生育者的H.pylori感染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不孕症患者卵泡液H.pylori-IgG阳性率以及血清、卵泡液、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AsAb)-IgG和AsAb-IgM阳性率。结果:不孕症组和对照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组H.pylori感染和未感染者卵泡液H.pylori-IgG阳性率分别为90.5%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孕症组H.pylori感染者血清、卵泡液、宫颈黏液AsAb-IgG、AsAb-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结论:H.pylori感染与女性不孕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女性不孕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了解临床护士不良睡眠习惯现况,探讨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制〈不良睡眠习惯调查表〉对本院综合ICU、神经外科及胸心外科ICU、急诊、外科、内科及辅助科室的327名护士的不良睡眠习惯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87.2%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睡眠习惯;不同科室护士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发生率最高,为100%;不同科室、轮班情况、工作忙碌程度对护士不良睡眠习惯的发生有影响;护士睡眠质量与轮班情况、不良睡眠习惯、科室有关(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不良睡眠习惯发生率较高,是影响护士睡眠质量常见的原因,应引起管理者及护士自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7.
窒息新生兔中枢及外周血脑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啡肽与新生兔窒息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 2 4只正常新生兔 (对照组 )及 2 6只窒息新生兔 (窒息A组 )中枢及外周血中脑啡肽的含量。将 2 0只孕 3 0d母兔窒息后立即剖宫取出仔兔 ,随机分为 4组 :新生兔窒息未治疗组 (窒息B组 ) ,新生兔窒息ICI17486 4 治疗组 (ICI组 ) ,新生兔窒息脑啡肽抗血清治疗组 (抗血清组 ) ,新生兔窒息兔血清治疗组 (血清组 )。后2组仔兔在分娩后分别脑内注入脑啡肽抗血清 (滴度 1∶60 0 0 )或等量不含抗体的兔血清 ,ICI组按体重静脉注入ICI17486 4 80ng kg。仔兔均于剖宫产后 1、5、10、15及 3 0min进行Apgar评分。结果 ①窒息A组新生兔下丘脑、垂体及外周血脑啡肽的含量分别为 (63 5.2± 57.6)、(452 .7± 3 7.5)及 (2 97.6± 2 8.4)ng L ,对照组分别为 (185.7± 2 9.6)、(150 .9± 2 1.4)及 (12 1.5± 19.9)ng L。与对照组相比 ,窒息A组中枢及外周脑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 (P <0 .0 1及 <0 .0 5)。②抗血清组及ICI组兔Apgar评分明显高于窒息B组及血清组 (P <0 .0 1及 <0 .0 5) ,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脑啡肽与新生兔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不利作用为通过δ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8.
腹腔环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发病机理的重要因素 ,来源于垂体的激素在腹腔液中浓度的不平衡 ,对内异症不育的发生有病理生理学意义。本研究测定了内异症患者排卵期腹腔液和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及泌乳素 ( PRL)水平 ,探讨其在内异症不育的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选择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的不育妇女 3 3例 ,于尿黄体生成素快速酶免疫测定 ( L HEIA)峰值后 2 4~ 72 h作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根据术后诊断分为两组 :内异症组 1 5例 ,其中原发不育 1 1例 ,继发不育 4例 ;患者年龄2 5~ 42岁 ,平均 ( 3 2 .6± 4.9)岁 ;按美国生…  相似文献   
29.
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造影及复通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TR是诊治由输卵管疾病引起女性不孕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在X线下经宫颈插入导管至输卵管口内,注入水溶性造影剂,既能观察子宫和输卵管结构及其疾病,又能起到复通作用。近年来,FTR技术方法上有所改进,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不仅可纠正由HSG、腹腔镜、输卵管镜诊断的部分输卵管近端阻塞病例,并可诊治早期输卵管妊娠。此法为提高输卵管疾病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在实行显微外科术及IVF前,提供一种创伤较小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0.
背景内源性阿片肽主要通过μ受体介导,对呼吸及心跳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胎儿窘迫的发生、发展.因此, μ受体的介导,是内源性阿片肽参与胎儿窘迫及窒息病理过程中的最重要途径.因此,针对阿片受体专一性较强的拮抗剂β-FNA(β-Funaltrexamine,阿片μ受体拮抗剂)和ICI174864(阿片δ受体拮抗剂)十分有助于减少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目的从阿片肽角度探讨阿片μ受体及δ受体在胎兔窘迫中的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材料本实验选取健康雌性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按随机抽签法将兔分为5组,其中16只孕30d母兔以窒息法制成胎兔宫内窘迫模型,迅速剖宫取出胎兔,每窝6~8只.将胎兔分为胎兔窘迫未治疗组(胎窘组,29只)、胎兔窘迫生理盐水治疗组(盐水组,25只)、胎兔窘迫β-FNA(β-Funaltrexamine)治疗组(FNA组,28只)、胎兔窘迫ICI174864治疗组(ICI组,31只).干预盐水组、FNA组、ICI组母兔窒息前分别静脉注入生理盐水、阿片μ受体拮抗剂β-FNA及阿片δ受体拮抗剂I-CI174864.另选4只孕30d母兔断颈处死后,剖宫取出胎兔28只作为对照组.以上5组胎兔均于剖宫产后1,5,10,15,30 min进行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神经反射的Apgar评分.主要观察指标胎兔取并置于恒温箱后1,5,10,15和30 min 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胎兔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神经反射的Apgar总评分最高,为(8.8±1.1)分.FNA组胎兔的Apgar总评分为(6.8±1.7)分,显著高于胎窘组[(2.1±1.0)分]及盐水组[(2.5±1.1)分](t=2.832,2.795,P<0.01);ICI组为(4.9±0.7)分,显著高于胎窘组及盐水组(t=2.232,2.195,P<0.05);而胎窘组及盐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FNA组胎兔Apgar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窘组、盐水组及ICI组胎兔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913,2.893,P<0.01;t=2 174,P<0.05).结论内源性阿片肽通过阿片受体的介导参与了胎兔窘迫的发生过程,且μ受体介导胎兔窘迫的作用大于δ受体.该研究为为开辟胎儿窘迫的评估及早期干预以提高预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