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主线之一[1]。持续质量改进(CQI)是指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发展的,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2.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主要采取的是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及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成为关键主导措施[1].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2]."三合一"疗法是我科应用多年、疗效较满意的方法,现将此疗法治疗慢乙肝的结果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重型肝炎病情监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7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血清ALB、PA、ChE及PTA变化.结果 存活组随着病程进展,血清PA、ChE值逐渐升高(P<0.05);ALB及PT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随着病程进展,PA、ChE及PTA逐渐下降(P<0.05);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B、PA、ChE及PT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肝炎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方面,PA、ChE价值最高,PTA次之,且均高于ALB.  相似文献   
64.
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化验检查大部分可作出诊断,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临床诊断和肝脏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54.6%~78.9%[1].在慢乙肝的诊治过程中,如有肝组织病理检查,则可按病变活动分极、按组织结构改变分期、发现早期较代偿的肝硬化及了解肝组织的炎症应答,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分为3组,仪器组65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脱敏治疗;药物组61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连续用3周;联合治疗组46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同时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连续用3周.结果 3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组与药物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提高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药清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清脂汤煎剂,对照组服用甘利欣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B超影像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为68.6%,在ALT、AST下降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血脂、B超影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及〈0.01)。结论:中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改善脂质代谢,改善B超影像,降低血脂,明显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83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94例和常规护理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66%,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68.
《陕西中医》2013,(9):1241-1243
目的:研究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4组心功能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模型组梗死面积占总面积的49.27%,高于阳性对照组(38.24%)和实验组(27.36%)(P<0.05),阳性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复灌期末,实验组与模型组在LVDP、+dP/dtmax和-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在LVEDP、+DP/dtmax和-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在LDH、SOD、MDA和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在SOD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DH、MDA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老年肝硬化临床特点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三年来临床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肝硬化患者82例,与同期收治的59岁以下的肝硬化61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BVM检测结果老年组阳性率占8293%,对照组阳性率占7869%。老年组ALT升高者少,抗—HBe阳性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老年组黄疸、肝性脑病、肝性肾病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1)。两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结论:老年肝硬化症状较重,合并症应引起重视,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0.
调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单纯肥胖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中药调脂作用渐被人们所重视。中医治疗高脂血症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以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