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51.
吴爱美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117-118
随着2009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卫生行业标准(以下简称"两个规范,一个标准")的全面实施,消毒供应中心(CSSD)成为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与传统的供应室相比工作任务和工作范畴大大扩大。CSSD现有人员已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亟需补充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从事清洗、消毒灭菌、供应工作,  相似文献   
52.
53.
汤瑜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4018-4020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实行无缝衔接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 2组,各44例。对A组患者开展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抢救时间及抢救情况。结果 A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及抢救时间均短于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急救过程中实施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可缩短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及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裸化阑尾动脉在三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势。方法腹腔镜下采用裸化阑尾动脉丝线打结技术治疗52例阑尾炎患者。结果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术中均于阑尾系膜根部裸化出阑尾动脉,无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腹腔镜操作熟练的术者,裸化阑尾动脉后,术中阑尾动脉结扎效果确切,降低了因术中岀血需二次止血的概率,减少了术后阑尾动脉出血的可能性,而且“一大两小”的戳孔及丝线打结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片坐浴及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治疗组采用中药朴硝坐浴、麻仁丸软化大便、优锁纱条换药、复方角莱酸酯栓纳肛。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肛门疼痛、便血程度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联疗法可促进肛裂溃疡愈合,减轻疼痛、便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5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24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结果 TP组35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37.1 %;GP组24例,CR 0例,PR 9例,SD 10例,PD5例,总有效率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TP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GP组(P>0.05),但G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TP组(P>0.05)。结论 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低,TP组以白细胞减少为主,GP组以血小板减少为主,无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小儿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疗效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5月~2022年8月)需要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小儿总计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100例患儿,其中100例接受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为研究组,另100例则接受单纯的氯胺酮治疗为对照组。对比麻醉不同时间范围的体温、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统计麻醉诱导时间、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患儿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开始手术时两组体温、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缝合切口、术后、麻醉苏醒时间范围内的体温、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相比,研究组患儿指标优于且平稳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与苏醒时间更短,而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而麻醉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在麻醉后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实施以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的方式麻醉下,可显著的改善并平稳对于在缝合切口、术后、麻醉苏醒时间范围内的体温、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对Rh阴性产妇抗D抗体产生及新生儿溶血病(hemd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Rh阴性产妇及其孩子在该院的免疫血液学和HDN检测结果的病例资料,按产妇是否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分为使用组(21例)与未使用组(57例)进行分析。结果 78例Rh阴性产妇中检出A型20例,B型15例,O型36例,AB型7例。Rh阴性确认实验为D阴性达75例(96.2%),其中A型20例(100%),B型14例(93.3%),O型35例(97.2%),AB型6例(85.7%);D变异型占3例(3.8%)。75例D阴性中ccee型31例(41.3%、)Ccee型29例(38.7%)、CCee型8例(10.7%)、CcEe型4例(5.3%)、cc Ee表现型3例(4%)。2组共检测出抗D抗体10例(12.8%),其中使用组检出1例(4.8%),未使用组9例(15.8%);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组HDN共检出2例(25%)低于未使用组10例(43.4%)。结论 Rh...  相似文献   
59.
背景:近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关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探讨Th细胞因子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生发展中的免疫机制。方法:8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其中44例为常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7例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静脉输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3.5-5.2)×107,用药方案与常规治疗组相同。随访治疗后1,3,6 个月肌酸激酶、肌力变化及治疗后3,6个月肺部影像学改变,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检测移植组Th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肌酸激酶值明显下降、肌力评分明显增高(均P < 0.001);移植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肌酸激酶值较常规治疗组低、肌力评分较常规治疗组高(均P < 0.001)。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异常,且安全性好。③移植治疗后6个月干扰素γ水平显著升高,而白细胞介素4水平显著下降(均P < 0.01);移植治疗后 3,6 个月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显著下降(均P < 0.01)。④移植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成正相关(r=0.467和0.488,均P < 0.05);干扰素γ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相关(r=0.213,P > 0.05)。结果表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安全、有效,可调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免疫网络效应、改善免疫耐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0.
饶媚  郭丽珍  饶克成  赖剑锋 《海峡药学》2011,23(11):245-246
1病例简介患者,女,48岁,因主诉"自扪及下腹部肿物20余天"为主诉,行盆腔B超:右附件混合性包块13.5cm×8.1cm,CA125 687.2u.mL-1。于2010年8月21日收入我院妇科,入院查体:子宫前方偏左可扪及一如孕4月余子宫大小肿物,质硬,形状不规则,入院后行CA125 400.5u.mL-1,CA15-341.34u.mL-1。于2010年9月1日行"剖腹探查术+子宫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