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早期康复组(72例)和晚期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2~14d给予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15~30d给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均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疗程为30d,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MBI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早期康复效果显著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43-5744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VAS评分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并比较其护理效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08-3609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d,观察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60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48例,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就诊龙岩市第一医院的31例胰腺癌患者、31例良性胰腺疾病患者和3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各组血清CA724、CA199、CEA、CA125进行检测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项或联合测定在胰腺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组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胰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CA724仅高于良性胰腺疾病组(P <0.05),CEA与CA125间存在较好相关性(r=0.764,P=0.000)。胰腺癌组CA199的曲线下面积(ROC AUC)为0.9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90%、100.00%。CA199联合CEA的ROC AUC为0.983,敏感性为93.50%,高于CA199联合CA724或CA12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 AUC最大,为0.991,高于单项和其他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0%和100.00%,且曲线下面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在胰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EA、CA125、CA724,联合检测提高了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就诊患者396例,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态、部位、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应用受试者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超声检出率9.09%.急性血栓占58.3%(21/36),亚急性血栓占22.2%(8/36),慢性血栓占19.4%(7/36).急性期声像显示:血栓部位的管径显著增宽,血管内壁规则、清晰,呈现均匀低回声,血栓部位血流充盈缺损;亚急性期:静脉管径粗细不均匀,回声较急性期增强,血栓可呈强回声、等回声等,血管充盈缺损;慢性期:血管管径趋于正常或变细,血栓区呈中等或较高回声,有机化再通者可见彩色血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标准误为0.022,95%CI为0.926~1.000,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9.4%.结论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应结合回声、管腔变化、血流动力学等特征作出判断,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特点,为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及制定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9例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各项资料,如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肿瘤类型、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引起肝损伤化疗药物、发生肝损伤时间及严重程度、保肝药物使用时间及疗效、所使用保肝药物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109例化疗药物肝损伤患者中男55例,女54例.原发疾病肿瘤以消化道肿瘤为主,占42.20%.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5.60%.肝损伤患者中多种化疗药物综合作用占88.07%.化疗药物用药1~2周内出现肝损伤占73.40%,且以引起轻度肝损伤为主,占54.13%.临床上多采用化疗时预防用保肝药,占63.30%,肝损伤患者在2周内保肝治疗总有效率达89.91%.保肝药物中抗炎保肝药、细胞修复类药、解毒保肝类药、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使用率分别占37.61%、33.94%、89.91%、77.98%.保肝药物大多联合用药,其中二联占46.79%,三联占28.44%,四联占10.09%.结论 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发生肝损伤的概率较高;肝损伤主要发生在1~2周内,以轻度肝损伤为主;一般通过2周保肝治疗有效,且以二联保肝用药为主.  相似文献   
17.
简福梅  黄庆水 《海峡药学》2014,(12):226-228
目的权衡消化道出血伴血小板增多症患儿止血与抗凝的治疗。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消化道出血伴血小板增多症患儿止血与抗凝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为患儿提供药学监护。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制定、评估、调整,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患几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明显效果,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实践,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式改进对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对比两种术式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皮瓣坏死、伤口积液、上肢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术式改进在达到传统术式远期疗效的基础上,能减少近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卧位改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甲状腺手术的42例患者临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改良患者返回病房后,先取去枕平卧,观察生命体征15 min,无异常时改用改良卧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头痛、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52%(2/21),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5/21),改良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17/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改良卧位(低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创面引流,降低术后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局部利多卡因凝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是否有相同效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0月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T组(局部给药组),2%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1组(静脉给药组),普通水溶性润滑剂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2%利多卡因1.5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静脉注射;C组(对照组),普通水溶性润滑剂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记录喉罩置入前,置入即刻,置入后1、3、5min,以及拔除喉罩前1min,拔除即刻,拔除后1、3、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除喉罩前后并发症。结果3组置入和拔出喉罩时MAP、HR无明显变化(P〉0.05)。T组和I组MAP在喉罩置入后1min和拔出即刻、1min、3min、5min明显低于C组(P〈0.05)。拔除喉罩后3组均无喉痉挛和吞咽困难发生,咽痛、干呕并发症发生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凝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具有相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