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2型超声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71例临床诊断SIS 2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注射组(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n=16)及联合治疗组(超声引导下肩袖肌腱松解术+肩峰下滑囊注射,n=5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注射组(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SIS 2型病程均与复发无关,而治疗方法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肩袖肌腱松解术+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SIS 2型患者可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其达峰时间变化对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D组)及收缩性心功能不全(SD组)患者各30例,全方向M型曲线定量分析系统获取二尖瓣环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及其达峰时间指标。结果 DD组与SD组收缩期、舒张早期瓣环速度、加速度均降低,速度及加速度的达峰时间均延长(P<0.05),但舒张早期速度及加速度达峰时间DD组延长程度大于SD组(P<0.05)。结论二尖瓣环M型运动曲线多种参数均可评价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上的变化,舒张速度及加速度达峰时间延长程度可鉴别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舒张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典型及非典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以下简称PHPV)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白瞳症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类型"白瞳症"进行观察随访分析.结果 12例15只眼中,3例双眼患病,11只眼为典型PHPV声像图,3只眼为非典型声像图.1只眼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误诊为PHPV,11只眼在玻璃体增生区的中心部显示动脉血流信号.结论玻璃体增生区内显示玻璃体动脉血流信号,在诊断PHPV与鉴别诊断中是至关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在观察正常孕妇中晚期宫颈形态变化规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无任何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正常单胎初产妇,分别于妊娠24,28,32及36周经阴道超声观察其宫颈形态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50例均无早产发生。宫颈长度随妊娠周数增加而缩短:妊娠24,28,32,36周分别为(4.52±0.48)、(4.19±0.69)(、3.59±0.72)和(3.18±0.49)cm;妊娠24周与28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均无宫颈内口开大(漏斗形成)。结论经阴道超声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宫颈形态变化,是评价妊娠期宫颈形态的一种简便且可靠的方法,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7例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患者的小腿血管进行探测,带皮瓣修复者行腓动脉肌皮穿支体表定位.结果 腓血管及分支显示率为100%,术后腓骨肌(皮)瓣均一期愈合.结论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血管方法简便、无创,结果快速、准确,可作为腓骨肌皮瓣移植的患者术前小腿血管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技术在诊断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颈动脉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施行放疗前后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并对其中发生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及术后超声检查,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29例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其照射野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与进行放疗前相比较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中有23例患者的颈动脉轻度狭窄,有3例患者的颈动脉中度狭窄,有3例患者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本组中的21例患者在进行放疗前颈动脉内无明显的斑块形成,在进行放疗后有15例患者的颈动脉内有斑块形成;有8例患者在进行放疗前颈动脉内有一至数个斑块形成,在进行放疗后其中有6例患者的前颈动脉内有更多的斑块形成。为本组中3例发生重度及完全闭塞的患者行 DSA 检查,其颈动脉内发生血管狭窄的位置均在照射野内。本组中3例重度狭窄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后复查CDFI的结果显示,其植入段动脉管腔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支架与动脉壁间无明显的血栓形成。结论:CDFI具有无创、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特点,能客观地评价放疗所导致的颈动脉病理改变,可作为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小肠超声造影检查(SICUS)诊断小肠克罗恩病(CD)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35例小肠CD患者,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其分为轻微组(n=66)和严重组(n=69),对比观察常规肠道超声(IUS)、SICUS及MR小肠造影(MRE)诊断小肠CD及其并发症的效能。结果 对所有135例及轻微组66例患者,SICUS对检出小肠CD 的敏感度均高于IUS而低于MRE(P均<0.05);对严重组69例患者,SICUS检出小肠CD的敏感度高于IUS(P<0.05),而与M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SICUS检出小肠CD的特异度高于MRE(P<0.05)。SICUS检出小肠CD合并狭窄的敏感度均高于IUS及MRE(P均<0.05),而其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SICUS有助于诊断小肠CD及其并发症,特别是肠腔狭窄;结合MRE可提高检出轻微小肠CD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8.
许翔  陈树强 《求医问药》2014,(16):281-282
目的:探讨彩超技术对诊断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8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彩超和CT增强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对其病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在进行彩超检查时,出现低回声结节的患者有28例,出现低回声团块的患者有14例,出现高回声结节的患者有9例,出现高回声团块的患者有4例,出现不均质回声结节的患者有7例,出现不均质团块的患者有4例。对本研究中的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有63例患者的CT影像有"快进快出"的表现;有7例患者的复发灶在行CT平扫时呈等密度,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可见复发灶有轻度强化的表现;有16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呈假阴性,在进行首次CT检查时未检出复发灶。本组患者进行彩超和肝胆CT增强检查对肝癌复发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肝癌术后复发方面,彩超技术具有廉价、方便、安全等特点,其检出率与CT增强扫描技术相比无显著差异,可作为对肝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最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形态,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方法 51例老年女性(26例POP组,25例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三维容积数据,启用TUI分析。观察肛提肌在静息、最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形态改变并测量LUG。结果 TUI技术可在多个连续的平行平面上显示肛提肌的形态,POP组静息、最大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LUG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 TUI成像可在连续断层的切面上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的形态,LUG可作为评价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产检并分娩的123例产妇,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分为正常妊娠的对照组、GH组和PE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孕前及产后6周、12周和24周进行右侧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检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FMD值和组间相同时间点FMD值;分析产后24周FMD值对GH和PE孕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GH组和PE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FMD值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产妇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周、12周及24周组间FMD值为对照组>GH组>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为GH组和PE组FMD值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产后24周FMD值对GH及PE产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DRAGON评分AUC=0.821,95%CI 0.756~0.952,P<0.001)。结论GH和PE母体产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持续受损。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对于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