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41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嗅觉神经芯片是在电子鼻和细胞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在芯片表面培养嗅觉感受神经元所构成的一种神经芯片。该技术是通过用微电极阵列等芯片技术记录气体分子作用于神经元膜表面嗅觉受体产生的动作电位而达到气体检测的一种更具仿生意义的生物电子鼻技术。在嗅觉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嗅觉芯片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介绍了嗅觉细胞的培养和神经芯片技术等嗅觉芯片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颈阔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该皮瓣质地柔软、制取操作便捷,较适合口腔颌面中小型缺损的修复。临床上,可根据缺损的部位选择不同类型的颈阔肌皮瓣。由于颈阔肌皮瓣成活率较高、供区并发症低以及在美观和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其仍然是口腔颌面缺损的重要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93.
杨力  李良 《医用生物力学》2011,26(2):105-108
多组分人工合成纳米纤维是纳米技术、材料学与生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一类经典的纳米结构,能够充分模拟体内纤维微环境,同时提供必要的拓扑结构、生物力学与生物化学因素来促进组织再生与创伤愈合。这种纤维通过混合天然与人工合成聚合物制备而成,能够产生各组分在力学性质、生物学响应以及材料结构的协同效果,在组织工程与药物释放领域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背景:幼年动物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与肥胖的发病和防治关系密切,而采用细胞生物力学实验方法直接观测力学振荡对前脂肪细胞生物力学行为变化可为推拿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原理研究提供更直接的实验证据。 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幼鼠前脂肪细胞实施不同频率的机械力刺激,观测细胞活力、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变化。 方法:体外培养SD幼鼠前脂肪细胞,对细胞进行鉴定后,通过细胞恒温培养振荡器对前脂肪细胞实施动态机械力学刺激。根据不同处理频率分别分为0(空白对照),1.5和 3 Hz共3个组,每组振荡时间均为30 min,每12 h振荡1次,共处理3 d。观察细胞活力、增殖与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培养初期细胞形态似成纤维细胞,油红O染色后,细胞内出现红染颗粒,证明体外培养的幼鼠细胞经鉴定为前脂肪细胞。随实验振荡力的刺激,前脂肪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有显著抑制(P < 0.05或P < 0.01),但力学振荡刺激对前脂肪细胞的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果提示推拿防治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而作用的。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讨不稳定的生物神经系统检测变化信号的方法,以及变化信号与神经系统输出脉冲的定量关系,本研究基于神经元模型(H-H方程),用计算机仿真研究生物声纳对双耳多普勒效应的处理机制。双耳多普勒效应差可以确定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由于双耳检测到的频率差别非常小,因此神经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号分辨能力。本研究的仿真分析结果,证明神经系统存在高灵敏地区分多普勒信号的可能性,讨论了神经系统实现"定量"处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
为了实现对细胞的生长凋亡等状态和电兴奋细胞的胞外电场及胞外离子代谢的同步检测,本研究提出了将具有对应功能的叉指电极(IDE)、微电极阵列(MEA)、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集成在单片硅基底上,设计了细胞多功能检测的集成芯片。在集成芯片的设计上,各功能模块采用多通道布局,并且优化了电极尺寸、电极间排布、电极表面特性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以减少电极之间干扰并提高性能。在加工方面利用SiO2层同时作为MEA、IDE的绝缘层和LAPS的保护层,采用微加工技术将三种传感器融合加工于同一硅基底上。器件的评估结果显示,3种传感器的性能和相应的单独设计芯片性能相近,且满足生物相容性的要求。本集成芯片成功弥补了传统细胞传感器检测参数单一的缺陷,建立了细胞多生理参数检测的细胞传感器平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寻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并建立HPLC测定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对猫爪草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波谱分析鉴定指标性成分吡咯丁酸的化学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吡咯丁酸的含量测定,以Agilent TC-C18 柱(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4%醋酸水-甲醇;检测波长:292 nm;体积流量:1.0 mL·min-1。结果 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经分离、鉴定为吡咯丁酸,吡咯丁酸在0.372~1.302 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9% (RSD=0.83%)。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为猫爪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比研究1种微瓷聚合树脂嵌体和另外3种复合树脂嵌体的边缘微渗漏情况,为临床选择嵌体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将80颗健康离体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8组,每组10颗,嵌体窝洞制备后,分别用微瓷聚合树脂Ceramage(C)和复合树脂Brilliant new line(B)、Z350(Z)、P60(P)间接法制成嵌体,每种材料2组,使用即刻牙本质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IDS)/延时牙本质封闭(delayed dentin sealing,DDS)技术粘结,冷热循环品红染色后,用金刚砂片将实验牙切开,体视镜下观察微渗漏。结果 4种树脂嵌体龈壁与轴壁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IDS组与DDS组微渗漏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龈壁还是轴壁,采用IDS或DDS粘结技术,4种材料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渗漏情况一致。微渗漏从小到大依次均为C、Z、P、B。结论 单从微渗漏方面评价,Ceramage和Z350均为制作树脂嵌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X线管电压对兔器官组织CT值的影响。方法:在同一台CT机上采用4组x线管电压80、100、120和140kV(头部模式只有前3组管电压,体部模式4组管电压)扫描12只实验兔,在切换管电压时保持其它扫描参数不变。用头颅序列扫描实验兔的头部,用体部序列扫描实验兔的胸部和腹部,测量实验兔的皮质骨、脑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肺组织的CT值。结果:X线管电压的改变对兔器官组织的CT值影响不一致。脂肪、肝脏、肾脏和皮质骨不同管电压下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组织、脑组织和肌肉不同管电压下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兔部分器官组织的CT值与X线管电压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中可根据组织器官的扫描参数来设定参考CT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微卫星位点TP53、RPS6在口腔鳞癌浸润前沿、中心及癌间质细胞中的基因变化,揭示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分别获取同一肿瘤浸润前沿、中心及癌间质足量的细胞,提取DNA,PCR-变性PAGE电泳检测TP53和RPS6位点的基因变化。结果浸润前沿、中心和癌间质中TP53和RPS6存在杂合性缺失(10ssofheterozygosity,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I),发生率从23.5%(4/17)到64.7%(11/17),且LOH和(或)MI的模式存在不同。上皮TP53和RPS6的LOH和MI发生率分别为70.6%(12/17)和64.7%(11/17),间质为43.8%(7/16)和23.5%(4/17),癌实质较间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沿TP53的LOH发生率为64.7%(11/17),中心为60.0%(9/15)。RPS6在浸润前沿的LOH和MI为58.8%(10/17),中心为29.4%(5/17)。两位点总发生率分别为62.5%(20/32)和44.1%(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口腔鳞癌样本浸润前沿、中心和肿瘤间质的基因变化不同,癌实质基因变化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