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解磷定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阿托品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期间死亡率、治愈率、起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vs75.O%。P〈0.05).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5.6%vs25.0%,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托品相比,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起效快、治愈率高,可减少患者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现在的医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医疗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理中护患之间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使患者尽量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要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浅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注射用棓丙酯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评价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注射用棓丙酯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给予注射用棓丙酯120 mg/d,稀释后静脉点滴,疗程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级前后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棓丙酯组心力衰竭纠正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用棓丙酯组试验前后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注射用棓丙酯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纠正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缺血性结肠炎是因结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致使肠壁发生缺血性改变,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或带血黏液便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确诊存有困难。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缺血性结肠炎24例,均行结肠镜检查得到确诊,其中19例加做多普勒血管检查,了解肠壁及肠系膜动脉情况。2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共10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对照组40例,分别取血清测定hs-CRP、cTnI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AMI组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和其它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U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cTn I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hs-CRP和cTn I浓度升高可能是ACS,特别AMI发生的的预测指点标。联合评价这两项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识别心脏高风险的病人。  相似文献   
96.
97.
98.
任艳云 《大家健康》2016,(4):156-157
目的:探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9例,给予该组患者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69例,给予该组患者还原型谷光甘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9.86%,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能较高,同时治疗中还应注意防范继发性感染,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肺炎、腹膜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99.
100.
张桂荣 《广西医学》2002,24(5):713-714
笔者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8月 ,对脂必妥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7例患者均为 1999年 10月至2 0 0 1年 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 ,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治疗组 6 9例 ,男 4 1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5 9 2 5岁 (38~ 70 )岁。对照组 6 9例 ,男 4 2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5 8 85岁 (37~ 71)岁 ,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所有病人 2周内未用过降脂药 ,保持平常饮食 ,半年内无妊娠及哺乳 ,未曾患过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无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