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Baumbach和Heistad于1989年首次提出"血管重塑"(vascular remodeling)的概念[1].近20年来研究者对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逐步阐明.本文就近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2.
1980年Furchgott等首先在哺乳动物血管层发现一氧化氮(NO),1992年NO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分子”。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ase,NOS)分结构型(cNOS)和诱生型(iNOS)。NO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关于临床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NO及NOS浓度变化规律,以及NO与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相关性研究罕见报道。我们旨在通过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iNOS、cNOS浓度变化,探讨NO浓度对于鉴别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7岁,因“反复皮疹10年伴四肢无力半月”于2009年3月26日入院。患者自6岁开始反复出现皮肤瘙痒溃烂,尤以春夏季明显,呈红斑痘疹样皮损,主要位于肢体伸侧、躯干腹侧,反复发作、缓解交替,光照加重,后遗色素沉着,曾拟诊为痒疹,未系统诊治。半月前在广州打工时,皮损较前增多,伴四肢无力,起初感双上肢无力,持物困难,  相似文献   
104.
李琴 《护理学杂志》2007,22(2):46-46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存糖尿病患者压疮换药的新方法。方法将39例脑卒中并存糖尿病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新、甲硝唑加胰岛素换药;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胰岛素换药。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康复新加甲硝唑加胰岛素治疗脑卒中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压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5.
谷氨酸作用下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核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在谷氨酸作用下,其凋亡诱导因子(AIF)向细胞核转位的情况。方法:用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用免疫荧光指示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AIF的亚细胞分布。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显示细胞核,并根据DAPI显示的细胞核形态及其位置判断细胞凋亡。结果:所有神经元都表达AIF。正常情况下AIF分布在线粒体;经谷氨酸处理后AIF从线粒体释放,并可转位至细胞核,致部分细胞可能发生凋亡。结论:谷氨酸可引起AIF从线粒体释放并向细胞核转位,同时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皮质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颈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采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VDI)。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后,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量(Qmin)的升高和脑血管阻力(R)降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VD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银杏达莫能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脑动脉的供血量,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结论银杏达莫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孔鼠心肌细胞肥大及对p-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1d龄乳鼠心肌细胞。用相差显微镜计数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免疫沉淀法并p38试剂盒测定p38活性。Westem-blot测定p-p3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Ⅱ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体积、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同时显著提高p38活性和p-p38表达。结论:UⅡ可以诱导离体培养的孔鼠心肌细胞肥大.机制与促进p38活性、上调p-p3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张帆  曹红  李华高  华强 《中国康复》2004,19(4):214-215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用药基本相同 ,运动组早期介入运动疗法 ,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 1个月后FMA评分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但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结论 :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能促进患者CVHI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SIM-2导管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临床研究。方法:脑血管病患者106例经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应用5 F SIM-2型导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并比较不同类型主动脉弓造影时间。结果:穿刺成功率94.3%(100/106);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动脉、双侧椎动脉造影成功率分别为100.0%、96%及100.0%;Ⅰ型、Ⅱ型和Ⅲ型主动脉弓患者分别为62例、28例及10例,平均造影时间分别为(18.4±2.6)min、(33.5±3.8)min及(52±1.9)min。术后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应用5F SIM-2型导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术在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支架植入术的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颈动脉支架60枚全部准确释放,颈动脉狭窄均成功解除;术后残余狭窄率<20%;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5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发生一过性心率、血压下降11例,发生高灌注综合症1例,发生TIA1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术后30d随访未再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