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 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侧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动物,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电针组于制备模型后24 h给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采用RT-PCR法检测梗死侧海马区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侧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脑梗死侧海马区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显著增加,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增加脑梗死侧海马区VEGF的表达而促进血管新生,进而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十堰市城区居民的吸烟、戒烟情况以及对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为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控烟措施提供实践基础。方法:采取随机偶遇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二堰、三堰、五堰、六堰四个地区分别对常驻居民进行面对面答题式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城区居民男性吸烟率达48.54%,且受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与主动吸烟比较认为被动吸烟危害较大的人群中女性较多(69.27%,P=0.001),而年龄和文化对其影响不大;城区居民对少见的烟草相关疾病如胰腺癌等知晓度较低,认知度仅为7%;受身体健康因素影响,居民戒烟率和戒烟成功率都比较高,戒烟率达69.92%,其中被动戒烟成功率为40%,认识到烟草危害而主动戒烟的成功率为34.92%。结论:十堰市城区居民男性吸烟状况较重,群众对烟草危害认知却比较清楚;烟民戒烟率居较高水平,但常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脑钠肽联合胱抑素C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A组例行单纯的胱抑素C检测,B组例行单纯的脑钠肽检测,C组例行脑钠肽、胱抑素C联合检测,针对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以及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A组诊断正确率为71.4%,B组诊断正确率为66.7%,C组诊断正确率为95.2%,A组和B组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C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钠肽,胱抑素c联合检测应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例FNH患者10个病灶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8例为单发病灶,1例多发。平扫9个呈低或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平扫3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多期增强扫描7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瘢痕均未见强化,延迟期5个见中央瘢痕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8个FNH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个中等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实质。动脉期4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其中1个为肝动脉分支直接进入病灶中心,1个的供血动脉自病灶中心沿纤维间隔向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另2个周边见供血动脉。结论:MS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对FNH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肉桂酸(CIN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CINN组和对照组。CINN组采用CINN处理BMSCs,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不加任何药物处理。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茜素红染色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RT-PCR及放免方法检测骨钙素(BG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NN组BMSCs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特征性动力学改变。CINN作用14 d后钙化结节形成,且骨钙素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肉桂酸可抑制大鼠BMSCs增殖,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6.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3年8月获得研究PCT诊断VAP的中文文献,然后应用Meta Disc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项研究共344位患者和300位对照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诊断VAP敏感度84%(95%CI(80%,88%)),特异度为76%(95%CI(71%,81%));阳性似然比3.57(95%CI(2.9,4.4))、阴性似然比0.21(95%CI(0.16,0.26));诊断比数比为17.63(95%CI(12.0,25.9))。拟合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 4,0.798 0。结论血清PCT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快速诊断VAP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补肾益骨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均予钙尔奇D 600 mg+骨化三醇胶囊0.5μg口服,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补肾益骨方1剂/d,续服6个月。6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并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年测定腰椎L2、L3、L4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各点的骨密度(BMD)、骨钙素(BG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值与尿肌酐(Cr)比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均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2组治疗后BMD、BGP及DPD/Cr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补肾益骨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8.
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其配体CXCL12所构成的生物轴在肿瘤细胞血管和淋巴管新生、增殖、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巢癌是病死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有效控制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有望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 (P <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及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0.
背景: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多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骨传导性及生物相容性,但作为骨修复材料仍然存在不能完全降解、机械强度较低等不足。目的:设计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理化性能。方法:将2.0%壳聚糖盐酸溶液与β-甘油磷酸钠以7∶1的体积比混合制备壳聚糖溶液。称取0.5,1.0,1.5 g生物活性玻璃分别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中,使得壳聚糖与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2∶1,1∶1及1∶1.5。将复合材料浸泡于模拟生理体液中7 d进行体外矿化。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见复合支架具有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孔隙率最高可达89%,孔径大小合适,为100-300μm,生物活性玻璃以针状形式分散在壳聚糖支架之间,均匀排列,被壳聚糖支架充分包裹结合紧密。随生物活性玻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逐渐下降,断裂强度逐渐升高,他们之间呈正相关性。X射线衍射图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复合支架中的单一材料未发生性质改变,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显示正常体温情况下材料无质量丢失。矿化3 d后材料表面形成的羟基磷灰石逐渐长大为绒毛状,数量也明显增多;矿化7 d后绒毛状的羟基磷灰石长成为针状,数量进一步增多,且众多的矿化物结成球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