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1篇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谢慧  何佶彦 《天津中医药》2020,37(6):711-716
[目的] 采用介质碾磨法制备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借助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确定了处方中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并以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分布(Y1)和Zeta电位(Y2)作为评价指标,以处方中的药物浓度(X1),稳定剂浓度(X2)和表面活性剂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其处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微观形态;并比较了木犀草素原料药与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状况。[结果]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参数为:碾磨介质与混悬剂体积之比为1:1,研磨速度为2 500 r/min,研磨时间为4 h,稳定剂为羟丙基纤维素(HPC SL),表面活性剂为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最优处方为:药物浓度为28.0 mg/mL,稳定剂浓度为1.5 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 mg/mL;按照该处方制备的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24.3±21.6)nm,Zeta电位为(-31.4±0.9)mV,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呈颗粒状均匀分布;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药物溶出速率显著高于原料药。[结论] 本研究将木犀草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可显著提高其体外药物溶出速率,有望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于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计划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1例,行UBE手术。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62.8±8.1)岁(38~75岁)。手术节段为L3/L43例、L4/L516例、L5/S112例。记录31名患者术前、术后2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手术时间、术中硬膜破裂例数、平均住院日。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病例。手术时间为(55.1±11.7)min(43~87min)。术中硬膜破裂1例(3.2%)。3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5.2±3.1)d(3~10d)。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2.9)个月(3~9个月)。患者VAS评分术前为(8.1±1.1)分,术后2d为(3.5±1.3)分,术后1个月为(2.3±1.1)分,术后3个月为(0.5±0.4)分,术后各时间节点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ODI评分术前为(66.2±12.8)%,术后2d为(37.4±9.9)%,术后1个月为(24.2±8.3)%,术后3个月为(11.1±2.5)%,术后各时间节点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优良率为90%,其中优64%(20例),良26%(8例),可6%(2例),差3%(1例)。结论 UBE技术具有微创、视野清晰、操作灵活、减压彻底、学习曲线平缓的特点,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方法,值得临床医生借鉴与尝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手术中对其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麻醉诱导结束后研究组行氧气-空气-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行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术前cTnI、Myo、CK-MB检测值对比P0.05;术后研究组c TnI、Myo、CK-MB检测值较之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cTnI、Myo、CK-MB检测值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老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31.43%),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时选用吸入麻醉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4.
黄磊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0,12(5):319-320,32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患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前临床心衰(阶段B)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系指患者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的心脏病,但尚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1]。若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前临床心衰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更严重的心衰,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笔者观察益气祛瘀化浊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前临床心衰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在椎间孔镜手术前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术中出血量、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该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7例,试验组6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术前30 min静脉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3 ml。比较两组患者镜下效果、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血液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目(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组镜下效果满意37例,一般31例,差0例,对照组镜下效果满意23例,一般39例,差5例。试验组术中出血量(9.93±1.10)ml,手术时间(62.78±7.63)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0.68±1.34)ml,手术时间(67.43±8.28)min,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HCT和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和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HCT、PLT和P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应用于腰椎椎间孔镜手术中,可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缩短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达到止血的目的,对控制患者术中出血量有积极的意义,从而提高镜下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6.
背景 经皮椎间孔镜术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阶梯治疗的常用术式之一,但目前鲜有研究分析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目的 调查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住院治疗的14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术后采取电话预约门诊随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SAS、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恢复效果。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焦虑组51例(38.6%):轻度焦虑21例(15.9%),中度焦虑23例(17.4%),重度焦虑7例(5.3%);抑郁组31例(23.5%):轻度抑郁16例(12.1%),中度抑郁12例(9.1%),重度抑郁3例(2.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VAS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AS评分低于术前(P<0.001)。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DS评分低于术前(P<0.001)。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焦虑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焦虑组(P<0.0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抑郁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抑郁组(P<0.05)。末次随访时,焦虑组优良率为86.3%(44/51);非焦虑组优良率为90.1%(73/81)。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抑郁组患者优良率为74.2%(23/31),低于非抑郁组的93.1%(91/101)(P=0.004)。结论 部分LDH患者术前存在焦虑及抑郁,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可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合并抑郁状态。建议术前常规进行不良心理状态调查并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术后接受功能锻炼,研究组47例术后接受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膝关节恢复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毕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的27.66%,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配合功能锻炼的同时联合中医推拿,可以提升膝关节的恢复质量,缓解术后疼痛,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肝郁雄性大鼠性激素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尾激怒法"复制大鼠模型,灌胃逍遥丸后,观测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及褪黑素(MT)含量;下丘脑五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5-HT降低(P0.01),血清T、E2含量显著降低(P0.01),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大鼠5-HT显著性升高(P0.05),逍遥丸组大鼠血清T、E2含量显著升高(P0.05),FSH含量显著降低(P0.05),MT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逍遥丸可明显改善肝郁雄性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MT含量,并可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49.
汪洋  鲁齐林 《巴楚医学》2021,4(3):104-107
2型糖尿病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胰岛素抵抗及后续的糖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器官炎性损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多效促炎因子,为2型糖尿病病理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M IF与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显示,M IF也与2型糖尿病并发腰椎管狭窄症有关.黄韧带肥厚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病理基础,2型糖尿病是腰椎黄韧带肥厚的易感因素.本文就M IF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易感黄韧带肥厚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刘鏐  谷艳超  李莹 《骨科》2022,13(2):110-114
目的 对比Delta椎板间内镜技术(iLESSYS Delta)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不稳病人80例,采取简单数字表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