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杨波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56-56,F003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近几年以来,笔对肛肠病术后患使用红油膏纱条换药。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止血、止痛、消肿、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明显,疗效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 ,随着急诊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技术逐渐广泛推广应用 ,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 ;MRI)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重视和研究的热点。为有效防治MRI、提高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作者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和依据。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MRI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病理改变〔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  相似文献   
64.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其引起的并发症几乎累及机体各部组织 ,DM引起的骨骼系统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不论1型 (DM1)还是 2型糖尿病 (DM2 )都可以发生程度不同的骨量减少 ,甚至骨质疏松 (OP) [1] 。糖尿病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是DM在骨骼系统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病早期 ,症状不典型 ,病情进展缓慢 ,临床不被重视 ,一旦出现骨折 ,由于 DM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 ,引起的危害和并发症则十分严重 ,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给DM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7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强的松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汤剂 ,并与单纯强的松组和单纯中药组作疗效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激素的副作用亦小于西药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甲炎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症状 ,其病机古今医家论之各异 ,不拘于肺。《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由于肝肺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 ,古今医家特别重视从肝治咳。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 :“从来咳嗽十八般 ,只因邪气入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论肝咳有12例之多。秦伯未明确提出 :“治肺止咳 ,佐以调肝”。现将从肝治咳诸法浅述如下。1 肝肺生理相关  共司气机升降 :肝为风木之脏 ,位居下焦 ,阴中之阳脏 ,其气升发 ,为气之枢 ;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上焦 ,阳中之阴脏 ,其气肃降 ,为气之主。肝气之升而不…  相似文献   
67.
中西药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平降颗粒加西药尼群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 随机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中西医结合实验组和中药、西药及常水对照组共4组,均灌胃给药,用小动物血压计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共5次测定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治疗4周后血压变化值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与中、西药组比较: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中药和西药组。  相似文献   
68.
翁利婷  沈丽萍  柳娟 《河北中医》2009,31(2):251-25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和腹胀等范畴。病变的部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胃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与性状的异常,但形态和生化学正常。其临床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发展机制仍不很明确。2007-06--2008-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BS 32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9.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近5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32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70例,女62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48岁;住院天数最短者3天,最长者141天,平均住院天数27天。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113例,风热型19例。临床表现: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眼、露齿、鼓气和吹口哨等动作。1·2证型分类[1]风寒型: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如面部当风、吹电风扇、空调、冷气…  相似文献   
70.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 1994年 11月至2 0 0 0年 8月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 ,观察病例 43例 ,并与西药组及针刺组作对照观察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埋线组 43例 ,男女比 34 / 9,年龄均数 38.3岁 (18岁~ 5 2岁 ) ,病程平均 8.6年 (半年~ 2 4年 ) ;西药组 48例 ,男女比35 / 13,年龄 36 .2岁 (16岁~ 5 3岁 ) ,病程 7.7年 (3个月~ 19年 ) ;针刺组 45例 ,男女比 33/ 12 ,年龄 38.6岁 (2 0岁~ 5 6岁 ) ,病程 7.6年 (1年~ 2 7年 )。所有病例均经内镜诊断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复合溃疡 ,并在拟定疗程结束后约 2个月能复查内镜者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