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周常波  钱定国  汪冬 《吉林医学》2012,33(15):3271-3272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行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晶状体重度半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采用晶状体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悬吊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及周边虹膜切除联合手术,观察术后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明显,眼压控制≤21 mm Hg(1 mm Hg=0.1333 kPa),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多种联合手术,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2.
自1997年10月至2001年10月,笔者对102例老年腹部手术者施行国产医用涤纶布腹膜外无张力缝合术,以预防切口裂开及术后腹壁切口疝形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在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中的作用。方法 5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经住院治疗出院后分成2组,治疗组31例用孟鲁司特,1~2岁每次4mg,每晚顿服,〈1岁每次4mg,隔日晚顿服,共用4周;对照组28例患儿出院后未用药;两组患儿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组6个月与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是9.68%(3/31)与16.13%(5/31),对照组分别是32.14%(9/28)与39.29%(1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孟鲁司特在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中有较明显的作用,确切疗效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4.
C反应蛋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虞飞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73-1673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反应产物,当机体发生创伤、感染、风湿热、恶性肿瘤等时,其表达升高。文献报道,CRP与肿瘤手术前后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认为CRP是肿瘤患者一个较好的独立预后指标。化疗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耐受能力,影响治疗的连续性,有些不良反应本身也是致命性的,因此正确及时处理化疗不良反应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CRP在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食管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食管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20世纪70年代一次较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和哈尔滨市5个城市男性食管癌发病率为9.5%-14.6%,死亡率为16.7%。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由于食管不同程度受压和肿瘤的消耗,食管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围手术期的禁食,创伤应激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了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  相似文献   
46.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当翼状胬肉影响视力后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较高,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减少复发。由于角膜上方球结膜暴露容易、范围大,术中取材方便,创面有上眼睑的保护,所以,干细胞移植一般都取自术眼上方。这对已行青光眼滤过术和日后可能的白内障或青光眼来说是个难题。为此,我们从2005年9月~2006年10月对60岁以上未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102例(109只眼)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单纯切除后随机分为术后内服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与普通治疗组(简称普通组)进行疗效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青光眼和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两大疾病,手术是治疗其有效手段,其护理大同小异,护理工作与疗效有很大的关系。我院近年来共行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40例,由于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均较顺利。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40例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2岁,平均66.8岁;老年性白内障15例,青光眼23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2例。2 术前及术中护理2.1 在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的同时,术前着重全面了解全身情况,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及便秘、咳嗽等病症,及时报告…  相似文献   
48.
李国伟  朱新民 《江西医药》2005,40(12):818-818
目的了解膀胱粘膜下注射药物避免TURBT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及减少肿痛复发。方法本组15例均在电切前粘膜下注射麻醉及抗癌药物:结果15例均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常规膀胱灌注:结论粘膜下注射药物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有效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及减少肿痛复发。  相似文献   
49.
曾燕波  郑美琴 《检验医学》2009,24(7):533-535
目的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和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浆中纤溶酶原(PLG)活性(PLG: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AT:A)、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41例PNS患儿和32例HSPN患儿血浆,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PLG:A、AT:A,免疫比浊法测定vWF水平,磁珠凝固法测定FIB水平。结果PNS患儿血浆PLG:A及AT:A水平分别为(69.15±17.61)%及(58.32±26.38)%各自均低于HSPN患儿的水平,后者PLG:A水平为(93.51±15.57)%、AT:A水平为(123.8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S患儿血浆vWF水平及FIB水平分别为(211.40±62.61)%及(5.11±0.98)g/L各自均高于HSPN患儿的水平,后者vWF水平及FIB水平分别为(119.51±46.30)%及(3.25±0.7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NS患儿血浆凝血活性较HSPN患儿高,检测PLG:A、AT:A、vWF、FIB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治疗的方法和意义. 方法 364例肝内复发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予再次切除、介入治疗或无水酒精注射. 结果 再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为78.0%,43.9%,26.2%,介入组的1,3,5年生存率为51.6%,31.1%,18.3%,行无水酒精注射组的1,3,5年生存率为46.5%,27.9%,13.9%. 结论 再切除是肝癌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和PEI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