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75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了解4~12岁学生嗓音疾病发病情况,指导临床做好防治工作.[方法]采用调查表格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结果]调查6879名4~12岁学生,发现1303名嘶哑者,发病率为18.94%,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喉部检查以声带小结和慢性喉炎最多,过度用嗓是造成4~12岁学生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对4~12岁学生嗓音疾病不应只限于治疗.更要重于早期检查以及纠正发音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浙江省义乌市小学教师嗓音言语疾病患病现状及成因,指导小学教师做好嗓音言语疾病防治工作。方法对义乌市城区及农村部分小学教师采用自制的“小学教师嗓音保健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及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结果1027名小学教师中,检出声音嘶哑者285名,检出率为27.75%,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检出率最高,喉部检查结果以声带小结和慢性喉炎最多。造成小学教师嗓音言语疾病高发的因素除过度用嗓外,与教师的生活习惯、胃食管反流、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结论小学教师嗓音言语疾病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3.
ESBLs与AmpC酶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年耐三代头孢的阴沟肠杆菌进行β-内酰酶(主要是ESBLs与AmpC酶)监测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作相关统计以指导实验室检测及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来自各种标本对三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33例,进行表型筛选试验及三维试验双重检测ESBLs与AmpC酶。结果表型筛选试验结果有24株产ESBLs,占72.73%;三维试验结果有32株产ESBLs,占96.97%,两者符合率为71.88%(23/32)。表型筛选试验结果产AmpC酶10株,占30.30%;三维试验结果产AmpC酶8株,占24.24%,两者符合率为80.00%(8/10)。其中表型筛选试验结果两种酶均产的有1株,三维试验结果两种酶均产的有8株。结论对三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主要产ESBLs,体外实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7.66%,对其它抗菌药物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64.
真菌性鼻窦炎25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结果本组25例真菌性鼻窦炎中由曲霉菌感染引起21例,表现为真菌球形成,CT表现为:(1)病变鼻窦多为单窦,以上颌窦多见,少数可为双侧多窦;(2)病变鼻窦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影,密度相对较高,部分向鼻腔膨出;(3)多数病灶内可见沙粒样、小条片状、团块状钙化灶;(4)受累窦壁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硬化,可伴有轻度骨质破坏,但残存骨端伴有骨质硬化。由毛霉菌感染引起4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例,CT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鼻窦腔内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病变密度明显高于相邻软组织;可有斑点状钙化灶。另外可见窦壁骨质侵蚀破坏1例,病变侵犯眼眶1例,但骨质破坏较明显。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可准确地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对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对软骨肉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裸鼠软骨肉瘤细胞株皮下接种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rhTNF组(n=8),rhTNF+MTX组(n=8),MTX组(n=8),空白对照组(n=6),分别注射rhTNF和(或)MTX.观察肿瘤的形成,记录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bcl-2、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hTNF、rhTNF+MTX组肿瘤重量和体积小于MTX组、空白对照组(P<0.05),MTX组肿瘤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NF、rhTNF+MTX、MTX三组肿瘤中bcl-2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bax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rhTNF、rhTNF+MTX组中VEGF的表达低于MTX、空白对照组(P<0.05),上述指标在rhTNF、rhTNF+MT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NF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软骨肉瘤的生长,MTX对体内软骨肉瘤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联合应用可增强rhTNF的抑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及VEGF、上调bax的表达水半有关.  相似文献   
66.
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是创伤骨科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传统治疗方法为局部清创,全身抗生素应用,但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易造成骨折及创口迁延不愈,有的发展为慢性骨髓炎,严重者甚至发展到需要截肢处理。我们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再在感染部位植入局部载体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运用中药等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41.37±10.42)岁;所有患者均为四肢骨折术后感染且伴有感染部位金属内固定物寄留。1.2病因及病变部位肱骨开放骨折行清创…  相似文献   
67.
不同方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基层医院耳科常见急诊,近年有逐年增多趋势。本文对我科2001~2005年接诊的216例(216耳)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治疗效果及影响该病预后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8.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SD大鼠分成生理盐水组和依达拉奉高剂量组(1 mg)及低剂量组(0.5 mg),每组再各分为1 h,6 h及24 h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将依达拉奉生理盐水溶液于造模后1,6,24 h注入大鼠股静脉中,1周后断头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并计算梗死体积.结果:依达拉奉高剂量组(1 mg)、依达拉奉低剂量组(0.5 mg)、对照组坏死体积依次明显减少.结论: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α-2b干扰素100万IU肌注,每日1次;肠炎宁糖浆5~10 mL/次口服,每日3次。2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2=8.792,P<0.01),病程较对照组缩短3.5 d,且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与干扰素、肠炎宁糖浆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0.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以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心身健康,及时发现、早期预防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头晕是人们常见的症状,但引起头晕的因素很多,其中颅外颈部血管病变是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将来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6月-2005年10月,本院对189例头晕患者进行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