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为实验组,正常孕20~34周孕妇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差异及血浆D-二聚体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变化及凝血系统状态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去细胞化灌注技术,探讨成功制备天然子宫去细胞化生物支架的理想灌注策略,并通过系统的评价体系,以鉴定其能否作为子宫组织再生工程研究的良好应用载体。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采用子宫动脉入路途径,通过冻融、酶解及曲亚通(TritonX-100)联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洗脱灌注等流程,获取子宫去细胞化支架。并通过大体形态观察、美兰染色、HE染色观察、基因组DNA定量分析、EGF、bFGF、TGF-β含量测定、电镜观察、胶原蛋白总量检测及主要胶原成分鉴定等对去细胞化后的子宫支架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灌注入路并获得了肉眼透明的子宫去细胞化支架,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化子宫支架内无细胞残留,DNA含量检测表明支架内DNA残留量为(45.6±7.3)ng/mg,不足正常子宫的5%(P<0.01),美兰染色和扫描电镜显示子宫支架的脉管网络和空间结构保存完整;而胶原蛋白含量由新鲜子宫组织的(0.57±0.12)μg/mg增加到去细胞化子宫支架的(0.88±0.10)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各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分析,说明去细胞化后子宫支架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得较为完整;ELISA结果显示去细胞化子宫支架中细胞因子EGF、bFGF和TGF-β分别保留了66%、85%和54%,表明其仍具备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方法能够成功制备理想的去细胞化子宫支架,并且支架的基质成分和理化特性完整保留,能够作为子宫组织工程研究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在多种生殖激素在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妊娠分娩者、50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者及50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者的临床资料,以正常妊娠分娩者为A组,以先兆流产继续妊娠者为B组,以先兆流产难免流产者为C组。分析三组间多种生殖激素含量差异,并探讨多种生殖激素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节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孕6周时P、E2及β-HCG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LH、PRL及FSH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P、E2及β-HCG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B组P、E2及β-HCG明显低于A组(P0.05)。同时P、E2及β-HCG含量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P、E2及β-HCG含量对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预后有着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周阳  陈湘宜  冯方素 《新中医》2022,54(21):130-134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活血方联合妇女养血丸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寒凝血瘀症患者11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7 例和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妇女养血丸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经散寒活血方口服。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大小与月经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80.36%(P<0.05)。治疗后,2 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 及孕酮(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FSH、LH、E2 及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流灌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红细胞比容(Hct) 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PI、RI、Hct 高于对照组,FIB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月经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月经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散寒活血方联合妇女养血丸合红金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证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性激素的表达,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缩小子宫肌瘤体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对照组予以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成功率及子宫切除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产褥病率及住院时间.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4、2.31、2.43、2.37,均P<0.05),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2,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3,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3,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能快速有效的止血,减少产妇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减少切除子宫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中青年妇科癌症患者伴侣亲密关系、压力知觉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的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1至6月,对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诊断治疗的中青年妇科癌症患者,采用婚姻调适测定量表(MAT)和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进行调查。结果在281名中青年妇科癌症患者中,MAT得分为(113.83±17.97)分,CPSS得分为(39.50±7.96)分,两者呈负相关(r=-0.248,P<0.05);经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T可解释中青年妇科癌症患者压力知觉变异为31.40%。结论中青年妇科癌症患者的压力知觉检出率较高,伴侣亲密关系是影响其压力知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人硫氧还蛋白对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h、3h、5h组和人硫氧还蛋白干预1h、3h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及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SK1、Bcl-2和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超微结构呈严重损伤性改变。人硫氧还蛋白干预组ASK1、Bax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上调(P0.05或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ASK1、Bax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75、r=0.814;均P0.01);与Bcl-2/Bax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75,P0.05)。结论:Bcl-2/Bax比值下调启动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人硫氧还蛋白可能通过下调ASK1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张周阳  陈湘宜  冯方素 《新中医》2023,55(3):194-198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芬吗通治疗肾精亏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肾精亏虚型PO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温针灸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芬吗通口服治疗,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结果:温针灸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80.00%(P<0.05)。治疗前,2组月经不定期、失眠、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温针灸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LH水平降低(P<0.05),E2水平上升(P<0.05),且温针灸组FSH、LH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