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目的:了解槲皮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Fas/Fas L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槲皮素诱导的MCF-7细胞凋亡模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和JC-1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Fas L中和抗体对细胞凋亡的阻断作用。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Fas/Fas L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细胞Fas/Fas L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80.0μmol/L槲皮素处理MCF-7细胞48h,透射电镜可见染色质浓缩及边缘化现象;处理24 h、48 h和72 h,Δψm分别下降17.4%、44.3%和68.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2±3.3)%、(28.9±7.5)%和(39.2±8.9)%。Fas L中和抗体预处理细胞后,24 h、48 h和72 h的细胞凋亡率则分别为(8.2±2.8)%、(19.2±5.3)%和(22.5±6.9)%,细胞凋亡阻断率分别为19.6%、33.6%和42.6%。Fas/Fas L表达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SB203580可显著抑制细胞Fas/Fas L的表达率。p38 MAPK的蛋白水平变化不大,而p-p38 MAPK的蛋白水平在48 h和72 h显著增高。结论:槲皮素可上调MCF-7细胞的Fas/Fas L表达,并经膜Fas/Fas L途径诱导MCF-7细胞凋亡,p-p38 MAPK可能是上调Fas/Fas L表达的重要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3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可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障碍,对新生儿采用甲低筛查,测定足跟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可对患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此,在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对出生的22139例新生儿进行了甲低筛查。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林雪平 《山东医药》2007,47(16):86-86
1989-2004年.我们对收治的437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术与女性右半结肠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否在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s)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未成熟DCs,将已成功构建的带有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小鼠未成熟DCs,提取CaSki细胞裂解物负载DCs,制备DC疫苗,Western blotting检测IL-24蛋白的表达;PE-Annexin V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裸鼠荷瘤模型体内研究带有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DCs在体外诱导的CTLs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IL-24蛋白高表达;DCs疫苗诱导产生的CTLs后与CaSki细胞共培养,对CaSki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DCs疫苗诱导产生的CTLs促进CaSki细胞凋亡,增加cleaved caspased-3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该疫苗具有抑制CaSki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裸鼠的成瘤实验表明,带有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DCs可以抑制体内肿瘤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DCs制备的DCs疫苗可诱导CTLs,从而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35.
后Pilon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17例后Pilon骨折患者,均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超过20%,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9~59岁,平均43.4岁。致伤原因:11例坠落伤,4例车祸伤,2例运动损伤。根据俞光荣后方Pilon骨折的分型,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6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AOFAS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20.5个月。后外侧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5.2周。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及骨折畸形等并发症。根据AOFAS评分标准,总分92.0±10.1,优14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后外侧入路能在直视下对后Pilon骨折块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操作安全、简单,是治疗后方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方法 分别取受检者的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作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培养。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菌株进行返祖和鉴定。并对其中 5 0例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 ,将复查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除返祖鉴定外再通过涂片、细胞壁染色加以确诊。结果  63 1例患者标本中细菌L型培养阳性 2 78例( 44 .0 % ) ,其中 2 68例经返祖证实与变异前的原始菌混合感染 ;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10例 ( 3 .6% ) ;2 78株细菌L型经返祖试验及鉴定分别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3 0例 ( 82 .7% )、粪链球菌 2 6例 ( 9.4% )、大肠埃希菌 18例( 6.5 % )、铜绿假单胞菌 4例 ( 1.4% )。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的 5 0例原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有 5例细菌培养阴性 ,45例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占 90 % ,经涂片、细胞壁染色证实大部分 (约 80 %以上 )菌体无细胞壁 ,呈多形态。结论 提示对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增加细菌L型常规检查 ,可与细菌培养的结果互补 ,提高检出率 ;细菌L型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占位性疾病行EUS-FNA的患者60例,将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结果与手术病理及随访预后结果比较。结果 EUS-FNA下穿刺物细胞学涂片检查对肿瘤性占位的阳性检出率为78.6%(44/56),特异度为50.0%(2/4),准确度为76.7%(46/60);1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细胞学涂片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其对肿瘤性占位的阳性检出率为94.7%(18/19),准确度为94.7%(18/19),两者在该19例患者中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但在明确肿瘤性占位病理类型方面,细胞学涂片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优于单独细胞学涂片检查。结论在EUS-FNA下,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相当,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在明确病理类型上更有优势,更能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3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体内普遍存在的多肽,循环系统中IGF-I主要来源于肝脏.在垂体生长激素的调控下,IGF-I对多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的有丝分裂均有调节作用.目前观点认为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后可分泌大量胶原纤维,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 IGF-I能够促进体外培养HSC增殖、活化并抑制其凋亡.而体内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浓度显著下降,外源性小剂量IGF-I 注射能够改善肝功能,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气管切开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以降低早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将2012年1-12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并机械通气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吸引组)和观察组(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组)各2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早发VAP发生率及吸引量,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3.04%、对照组3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观察组为(8.29±4.26)、(22.10±12.903)、(6.73±1.78)d,对照组为(10.95±4.75)、(32.38±17.4)、(9.35±2.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每日声门下吸引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降低早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设计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创建立体化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成绩评定体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讨论教学病例,教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化教学。以临床为导向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和合格医生所需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充分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真正实现了"基础与临床课程交叉渗透、早期接触临床"的医学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