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用适宜的辅料将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制成颗粒,样品用0.1 mol·L-1盐酸溶液超声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Dioney 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 μm)分析柱,0.02 mol·L-1磷酸二氢钠-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8 nm.结果:颗粒外观呈类白色,味甜,其他检查项目符合标准要求.色谱分离托西酸舒他西林保留时间约为6 min,与邻近峰的分离度大于1.5,线性范围为0.128~0.642 g·L-1.得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1.3%,100.8%,100.3%,RSD分别为0.18%,0.35%,0.33%.结论:本品可有效掩盖托西酸舒他西林本身具有的苦味,适于儿童服用,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作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22.
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明胶作为载体材料 ,液体石蜡为油相 ,司盘 80为乳化剂 ,用乳化 交联法制备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 ,DiscoveryC18(4.6mm× 15 0mm ,5 μm)为色谱柱 ,0 .0 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乙腈 (85∶1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18nm。 结果所得明胶微球呈粉末状 ,载药量为 (2 0 .18± 0 .35 ) %。托西酸舒他西林浓度在 0 .0 5 3~ 0 .5 3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8.8% ,RSD为 0 .4 5 % (n =6 )。结论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制备工艺良好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3.
土贝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C18及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 ,物理、化学方法及光谱 (IR ,MS ,1H NMR ,13C NMR ,2D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8个化合物 ,分别为麦芽酚(Ⅰ) ,大黄素 (Ⅱ) ,葫芦素B(Ⅲ ) ,葫芦素E(Ⅳ ) ,Δ7,22 ,25 豆甾三烯 3 醇 (Ⅴ ) ,Δ7,22 ,25 豆甾三烯醇 3O 十九烷酸酯(Ⅵ) ,Δ7,22 ,25 豆甾三烯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 (Ⅶ )与Δ7,22 ,25 豆甾三烯醇-3-O-β-D-(6′-棕榈酰基 )吡喃葡萄糖苷(Ⅷ )。结论 :化合物Ⅱ~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Ⅵ ,Ⅷ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4.
饮水机出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饮水机出水物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检测33台饮水机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结果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冷、热水出水、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的超标率分别为15.2%,45.5%、12.1%、69.7%和21.2%,尤以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明显.7天冷水出水超标率明显高于3天冷水出水,P<0.05.结论饮水机冷水出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且随饮用时间延长,超标率不断增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8例大肠癌组织进行P53、PCNA检测.结果 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3.8%,PCNA强阳性表达率达66.7%;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PCNA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测其淋巴结转移趋势及判断预后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大面积脑梗塞病例,分两组:一组行保守治疗,一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月,31例保守治疗患者存活15例,死亡16例,死亡率51.6%;20例手术治疗患者存活16例,死亡4例,死亡率20%,有统计学差异。预后良好率(GOS4-5分),保守治疗组16.1%,手术治疗组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降低大面积脑梗塞的死亡率,但并不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对九味镇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通过RenMan 5.2软件对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抗抑郁西药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从第2周开始,实验组(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抗抑郁西药)抑郁症状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西药)(P<0.05),并一直持续到第8周,有效率、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OR=2.07,95%CI=1.38~3.10,Z=3.52,P=0.000 4;OR=1.66,95% CI=1.09~2.51,Z=2.38,P=0.02).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抗抑郁西药.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一种改良方法构建果蝇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配制标准培养基和造模用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果蝇仅予标准培养基,而传统模型组和改良模型组分别从成虫期和幼虫期开始摄入含 0.5%乙二醇( EG)的造模用培养基。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评估各组果蝇马氏管内成石情况,分别记录模型组成石率达 100%所花时间,并对成石率 100%时模型组间“ ++”和“ +++”所占比率进行比较;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鉴定模型组果蝇马氏管内结石成分。绘制各组果蝇生存曲线,并比较生存周期差异。结果:改良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分别在果蝇成虫日龄 14 d和 22 d,马氏管内成石率达到 100%。当改良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成石率均达到 100%时,两组“ ++”与“+++”所占比率分别为(40.5±4.4)%和(39.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拉曼位移的主峰主要集中在 1 462 cm-1、1 463 cm-1和 1 473 cm-1,说明模型组果蝇马氏管内结石成分均为草酸钙。空白对照组、传统模型组和改良模型组的最高寿命分别为 76 d、70 d和 68 d,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35 d、30.5 d和 30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生存周期均显著缩短(P均< 0.01),但传统模型组与改良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型造模方法使果蝇在其幼虫期即摄入 0.5% EG,缩短了模型构建周期且具有可重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樟树叶挥发油在不同采摘时间段中含量成分及抗菌活性的变化,确定樟树叶的最佳采摘期,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樟树挥发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月采集浙江杭州滨江高教园区的樟树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测定总挥发油得率;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龙脑樟脑的含量;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不同月份的樟树挥发油总含量最高3.0987%(4月)、最低0.8504%(5月);龙脑最高13.5910%%(6月)、最低0.4032%(5月);樟脑最高14.8126%(9月)、最低0.0172%(6月);不同月份的樟树挥发油对4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有差异,以9月份的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具和绿脓杆菌的MIC(ul/mL)分别是:0.195、0.781、0.098、50.00。结论:综合考虑挥发油含量和抗菌活性两个因素,一年的最佳采摘期依次是9、10和4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