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4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后早期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变化以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Ⅲ~Ⅳ级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心脏复跳后行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对照组采用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实验组采用PEEP(5 cmH2O)持续至术毕.于CPB前,CPB停止后1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监测动脉血气,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CPB后Crs明显下降,机械通气后逐渐回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PB后RI明显增加,机械通气后60分钟无明显改变,120分钟后下降,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后早期应用PEEP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42.
电针预处理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NO、NOS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J  Chen Y 《中国针灸》2011,31(2):149-152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国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电针预处理(EAP+IR)组,每组8只.EAP+IR组、IR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P+IR组于术前电针刺激"阳陵泉"穴30 min.在缺血前及IR后8 h、24 h处死动物,取右肝叶进行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测定,从耳缘动脉抽血2 mL行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结果:再灌注8 h、24 h后,EAP+IR组的NO为(0.491±0.102)μmol/g、(0.891±0.102)μmol/g,MDA为(5.94±0.35)μmol/L、(6.81±0.25)μmol/L,iNOS为(0.361±0.251)U/mg、(1.173±0.331)U/mg,活力较IR组明显下降[(0.756±0.087)μmol/g、(1.171±0.098)μmol/g、(6.36±0.21)μmol/L、(9.65±0.34)μmol/L、(0.692±0.223)U/mg、(1.711±0.323)U/mg-](P<0.05,P<0.01),SOD活力增加(P<0.01);与S组比较,EAP+IR及IR组NO、MDA含量及iNOS活力增加,SOD活力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抑制肝组织中iNOS的产生,降低NO、MDA含量,提高SOD活力,从而保护肝组织.  相似文献   
43.
刘宏锦  唐显玲 《西部医学》2009,21(3):483-484
围术期病人常因术前禁食禁饮以及其原发病或合并症导致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能及时纠正,在术中和术后极易发生严重伴并发症。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微循环灌注,保持内环境稳定。本文综述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围术期血栓性事件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是各外科手术围术期极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轻者影响术后恢复,以至留有后遗症,重则致患者死亡。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手术种类范围的扩大,近年使这类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45.
总结97例体外循环转流情况.认为:转机平稳,维持合适的灌往流量,适当的血液稀释度,密切配合手术是体外循环转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主动脉瓣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主动脉瓣 (AV)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指标 ,探讨按照常规分类标准程度分类不同的患者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差异 ,探讨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分类的意义 ,以及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33例不同程度的AV狭窄患者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左室长轴及心尖五腔切面分别测定各点的峰值血流速度 ,并且计算各切面的最大速度差值 (△Vmax)作为流场均匀性指标 ,并且与主动脉瓣口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 :不同程度AV狭窄之间流场均匀性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①流场均匀性指标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可作为AV狭窄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 ;②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的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该指标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对硬膜外阻滞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羟乙基淀粉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即输 6 %羟乙基淀粉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平衡液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只输平衡液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观察硬膜外麻醉注药前以及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羟乙基淀粉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平衡液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预防硬膜外麻醉致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术前使用罗库溴铵和利多卡因后术后肌痛 (POM )发生率。方法 选择 90例ASA分级为Ⅰ~Ⅲ级手术患者 ,予以术前用药和全麻诱导 ,待患者入睡后静注肌松药 ,对照组、罗库溴铵组、利多卡因组分别预注生理盐水 2ml、罗库溴铵 0 .0 3mg/kg、利多卡因 1 .5mg/kg ,3min后每组均静注琥珀胆碱 1 .5mg/kg。用药前后测定患者血清钾、钙和血糖浓度。用药后即刻观察患者的肌颤情况。术后 48h用VAS法检测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罗库溴铵组和利多卡因组以相近的效率减少血清钾的增加 ,对血钙和血糖影响不大 ;但利多卡因组缓解肌颤和疼痛效果优于罗库溴铵组。结论 利多卡因较罗库溴铵能更好预防POM发生  相似文献   
50.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20只随机均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均行股动脉置管监测MAP.麻醉组予丙泊酚11 mg/kg缓慢静脉推注诱导,在少量局麻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静注芬太尼20μg/kg、维库溴铵0.2 mg/kg加深麻醉.对照组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约3.5 ml.测定用药前、用药后10 min血液粘度(ηb、ηr、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RI)及变形指数(EDI)等指标.结果 麻醉组用药后高、中、低切ηb轻度降低,ηp由1.26±0.01显著降至1.20±0.01(P<0.01),EAI和ERI升高,EDI降低;对照组除EDI外各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会使兔红细胞流变学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