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道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739-274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一般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并同时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水肿控制后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给予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观察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给药后注意血压,监测血钾及肾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以及LVEED、LVESD、LADD、LVEF等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上腹不适、恶心,1例出现咳嗽,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出现2例低钾,经补钾后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接受PCI术,术后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08%(3/59)]低于对照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IMT,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片,最初剂量是1.25 mg/次,1次/d,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是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布美他尼注射液,2.0mg同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液溶解,静脉滴注不短于30min,1次/d。。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MLHFQ量表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6WM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39%、9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LVE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E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 NP)、miR-423-5p、胱抑素C(Cys-C)、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 AGE)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6 min步行距离(6WMT)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6WMT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美他尼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学指标,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特殊部位出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严重但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部位隐蔽,常在出现低血压甚至低血容量休克时才引起重视,故危险性很高。国内外有关特殊部位出血的报道尚少,我们对我院心内科2003年9月-2006年9月接受PCI术后发生特殊部位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特殊部位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动态观察实验小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心肌梗死部位的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 AMI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 将8只中华小猪全麻后行冠脉造影及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Branch, OM)明胶海绵封堵术,其中1只小猪作为对照组仅行冠脉造影,余7只小猪AMI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于心梗后第1、3、5、7、10、14和28d处死小猪,并取心肌梗死部位的缺血区行TUNEL (TdT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 AI)及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并按caspase 3阳性表达密度进行统计。结果 TUNEL法检测心肌AI结果,对照组心肌AI为(2.1±1.0)%,各实验组心肌AI分别是(67.8±4.3)%、(436±5.7)%、(39.5±4.2)%、(38.3±7.4)%、(26.7±3.5)%、(19.8±6.2)%和(18.6±5.4)%;对照组caspase-3表达密度为3.6%,各实验组依次是78.8%、58.2%、56.3%、54.5%、49.6%、34.6%和32.1%。通过成功建立小猪AMI模型并观察心肌AI在心梗后第1d达最高峰,依次逐渐下降,在第5~7d下降基本上呈平稳状态,在第14~28d处于低水平状态;免疫荧光caspase-3阳性表达在心梗后第1d达顶峰,后逐渐下降,直至第14~28d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在AMI后心肌梗死周边及缺血区域发现有大量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存在,在心肌受到急性缺血缺氧刺激时,加速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启动,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这与心肌重构、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心肌收缩功能等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心肌组织中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干预组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同时灌胃应用替米沙坦,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进行心肌相关指数、病理学检测,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心房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表达,检测模型建立成功情况;模型建立成功后,各组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Raf(phosphorylation of Raf,p-Raf)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p-ERK1/2)表达。结果:模型组p-Raf 阳性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干预组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P=0.041,P=0.031);模型组p-ERK1/2阳性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干预组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P=0.0039,P=0.023)。结论:替米沙坦可能抑制p-Raf、p-ERK1/2蛋白表达而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激活,具有抗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益心康泰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起始30min滴注速率为0.4μg/(kg∙min),输注量完成后,继续以0.1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心康泰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应用药物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S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指标均明显升高,而LVSP、EDV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S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SP、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MMP-9、sVCAM-1、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IL-6、MMP-9、sVCAM-1、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与益心康泰胶囊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减弱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