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64例AMI患者血浆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H-FABP浓度;同时选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H-FABP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和胶乳比浊法免疫测定(LTIA).结果 cTnT、CK-MB、MYO、H-FABP(by ELISA)、H-FABP(by LTIA)和ECG(心电图)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39.1%、59.4%、64.1%、68.7%、70.3%和54.7%,特异性为98.1%、71.7%、81.1%、77.4%、90.6%和92.5%.结论 对AMI患者的诊断,H-FABP (by LTIA)优于cTnT、CK-MB、MYO、H-FABP (by ELISA)和ECG.  相似文献   
42.
大力倡导哲学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3.
关继红  杨喜山  曾莉  董平栓 《临床荟萃》2003,18(14):803-804
目的 采用 6分钟步行试验 ,对大剂量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6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经过 1~ 2周的基础抗心衰治疗后 ,随机分为两组 :①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组 (A组 ) 30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苯那普利 (10mg/d ,每日 1次 )。②大剂量苯那普利治疗组 (B组 ) 30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大剂量的苯那普利 (2 0mg/d ,每日 1次 ) ;疗程均为 2 0周 ,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分别做 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 两组用苯那普利治疗 2 0周后 ,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1) ,与小剂量组相比 ,大剂量组改善更明显 (P <0 .0 1)。结论 与小剂量苯那普利相比 ,大剂量苯那普利更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多巴胺组与去甲肾上腺素组,各80例。多巴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治疗,去甲肾上腺素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24、4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肌酐清除率(Ccr),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滤过水排泄分数(FEH_2O),每小时尿量,乳酸清除率。结果治疗后6、12、24、48h去甲肾上腺素组每小时尿量分别为(38.32±5.14)ml/min,(46.92±5.03)ml/min,(57.33±5.61)ml/min,(69.13±6.24)ml/min均高于多巴胺组(P0.05);治疗后6、12、24、48h去甲肾上腺素组心率分别为(110.50±8.42)次/分,(101.64±7.14)次/分,(94.21±7.12)次/分,(89.33±6.61)次/分均低于多巴胺组(P0.05);治疗后6、12、24、48h去甲肾上腺素组MAP、SVRI、SvO_2均高于多巴胺组(P0.05);治疗后6、12、24、48h去甲肾上腺素组FEH_2O(0.27±0.06)%,(0.30±0.08)%,(0.32±0.08)%,(0.31±0.09)%高于多巴胺组(P0.05),而FENa低于多巴胺组(P0.05)。两组乳酸清除率治疗后呈上升的趋势,并且治疗6、12、24h去甲肾上腺素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33.13±6.61)%,(49.41±8.93)%,(66.13±9.14)%高于多巴胺组(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选择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活性药物能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肾灌注,较多巴胺效果好。  相似文献   
45.
杨喜山  曾莉  关继红 《临床荟萃》2003,18(14):821-822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醛固酮 (ALD)在高血压病患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笔者观察了AngⅡ受体 1(AT1)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和AngⅡ及AL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0例 ,缬沙坦治疗组 5 0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6 1~ 85岁 ,平均年龄(6 8.3± 3.7)岁。对照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6 0~81岁 ,平均年龄 (6 5 .8± 6 .3)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在进入研究之前 ,两组患者均停用降压…  相似文献   
46.
胡娜妞 《上海护理》2023,23(4):28-33
目的 构建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期为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服务评估工具的编制及延续护理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指导,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标体系初稿,并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最终指标体系。2021年6-11月通过调查389例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心肌梗死患者,验证该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即环境、健康相关行为、社会心理及生理)、13项二级指标及55项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整体的Cronbarh’s α系数为0.944,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5。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即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20%。结论 基于科学方法构建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发展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评估工具的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47.
王可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02-2603,260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0d后评价疗效,并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明显改善,SBP、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3.723,P﹤0.05),血清ADP水平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1,P﹤0.05)。治疗前观察组SBP、D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7,3.782;P﹤0.05);A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0;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能有效降压和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DP水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高血压已被证实是冠心病(CHD)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能促进脂质于血管内膜沉积,形成硬化斑块.本文探讨高血压 与CHD血管病变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老年患者176例,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临床检测舒张压(DBP)≥90 mmHg和(或)收缩压(SBP)≥140 mmHg[2].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  相似文献   
49.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致步匕率和致残率较高。及早的诊断可以使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我们已经使用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梗作出早期诊断,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的生化标记物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作出判断。这有助于筛查高风险的患者并对其采取恰当的治疗。本文主要是对心梗作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前景的生化标记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和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部分农村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中的2 608人。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向心性肥胖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总体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不同BMI组间血压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了营养不良组与体重正常组之间血压(总体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男性人群舒张压,女性人群收缩压)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均值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与血压关系密切,监测不同肥胖指标对控制血压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