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本文通过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比较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未破裂)的价值,并与临床病理对照.  相似文献   
32.
33.
亢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183-5183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和安装工具治疗胫骨骨折206例。结果:随访0.5 a以上182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4.
低血糖昏迷临床上易误诊为脑血管病。2006-01~2007—06共收治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5.
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分成Ⅰ、Ⅱ两组,分别采用0.298%和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颈丛神经阻滞,并观察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与麻醉效果。结果:Ⅱ组比Ⅰ组起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浓度用于颈丛阻滞,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6.
老年急性左心衰误诊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年急性左心衰往往因患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多同时伴发或合并多种疾病、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而易被忽视,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0-01~2004-12老年急性左心衰误诊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宫缩间歇期人工破膜联合气囊仿生助产在宫口扩张5 cm未破膜高龄经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诊的宫口扩张5 cm未破膜高龄经产妇11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阴道分娩,观察组采用宫缩间歇期人工破膜联合气囊仿生助产。观察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顺产率87.27%,高于对照组的70.91%(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结论:将宫缩间歇期人工破膜联合气囊仿生助产应用于宫口扩张5 cm未破膜高龄经产妇引产,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33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基本痊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9.
闫建华  那利  杜琳  郭莲 《吉林医学》2014,(13):2877-2878
目的:总结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不完全型川崎病病例资料,分析所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心脏彩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出现发热(讲100%),双眼球结膜充血为23例(63.9%),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28例(77.8%),多形性红斑22例(61.1%),颈部淋巴结肿大19例(52.8%),手(足)指末端肿胀、脱皮20例(55.6%)。辅助检查结果:白细胞增多并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贫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增快等表现。心脏彩色多普勒提示13例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控制冠状动脉损害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灵宝市第-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D-二聚体、动脉血气和胸部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总结诊断思路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结果本研究患者早期3d内得到诊断并及时溶栓40例(68.9%),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发病时间在3~14d,并溶栓者8例,1例合并心力衰竭死亡。未得到溶栓者10例,有右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有2例1年内死亡。结论ECG和D-二聚体及动脉血气分析是早期初步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的方法,肺动脉CTA是确诊肺栓塞方便、安全的方法,早期溶栓治疗加抗凝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