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6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64 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进行肱三头肌内外 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 3 个月肘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 低,且术后 3 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与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相比,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能够有效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 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目前还难以普遍实施,本文主要比较临床诊断和病理学诊断的符合度。方法采取肝穿刺活检法对1100例 CHB 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其为金标准,判断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1100例 CHB 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810例、212例和78例,而临床诊断正确的分别为520例、110例和60例;对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16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慢性肝炎中度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进行肝硬度检测,他们的肝弹性分别为(7.5±0.8) kPa、(9.2±1.2) kPa 和(15.3±3.2) kPa。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往往仅凭经验,与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存在误差,还需要研究新的无创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扩血管、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皮下注射派罗欣,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周期均为48周,期间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疗观察24周和4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良好,使用方便,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5.
Male patient,1 year and 6 months old,visited on January l,2012.Chief complaint:fever for 4 days,skin rashes for 3 days,intermittent convulsion and vomiting for 2 days.Present medical history:the child got fever 4 days ago without apparent inducers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up to 40 ℃.By the local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antipyretic drug (definite medicine unknown),the temperature was recovered normal,but repeated easily.3 days ago,the family member found that the child had a few rashes on the hands and feet,which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local clinic (definite medicine unknown),but the efficacy was not satisfactory.Two days ago,the child got intermittent convulsion and vomiting of the gastric stuff,non-projectile vomiting and appetite reduced by 1/3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In the local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er,the throat swab test showed:mycoplasma positive,leukocyte positive;the blood routine test suggested:leukocyte count:12.22 × 109/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HBV—DNA特异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用10份正常血清、10份HBV高滴度(10^6 IU/mL)血清和梯度稀释的HBV克隆质粒标准品,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将结果进行配对检验。结果10份正常血清标本均无假阳性HBV—DNA检测结果,特异性极好;10份HBV高滴度血清中检出1份YMDD变异,灵敏度均可达到10^3 IU/mL,重复性和灵敏度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02,P〉0.05)。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HBV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前后机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单克隆抗体APAAP法分别对45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前和术后2年与45例健康成年人进行体液免疫指标Ig(A,M,G)、C3、C4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检测,并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前与健康成人组相比各免疫指标除CD8^+外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脾切除术前与术后2年随访各免疫指标结果虽有差异,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即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低下,此类患者行脾切除术对其机体免疫状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口服液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肠遭内菌群失调、细菌过度生长及易位,可能为肝硬化继发感染的重要因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后常因胃肠道粘膜损伤、血供减少.削弱肠粘膜的屏障功能.肠道内淤血利于细菌繁殖.易并发感染。我们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运用双歧杆菌口服液调整肠道菌群.以减少出血后感染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方法:将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对照组25例继续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vs52.0%;76.0%w24.0%。结论: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比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好,阿德福韦酯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PTA的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