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30篇
  免费   2610篇
  国内免费   817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525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1258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19970篇
内科学   3318篇
皮肤病学   465篇
神经病学   1335篇
特种医学   1322篇
外科学   5216篇
综合类   26158篇
预防医学   5337篇
眼科学   854篇
药学   22133篇
  102篇
中国医学   8829篇
肿瘤学   1114篇
  2024年   352篇
  2023年   1490篇
  2022年   997篇
  2021年   2385篇
  2020年   2150篇
  2019年   2689篇
  2018年   2452篇
  2017年   1929篇
  2016年   1405篇
  2015年   2243篇
  2014年   5011篇
  2013年   5857篇
  2012年   6639篇
  2011年   7133篇
  2010年   5622篇
  2009年   5773篇
  2008年   4920篇
  2007年   4909篇
  2006年   4108篇
  2005年   4226篇
  2004年   3898篇
  2003年   4262篇
  2002年   3636篇
  2001年   2795篇
  2000年   2188篇
  1999年   1924篇
  1998年   1260篇
  1997年   941篇
  1996年   875篇
  1995年   826篇
  1994年   677篇
  1993年   519篇
  1992年   458篇
  1991年   392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220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4篇
  1976年   15篇
  1966年   19篇
  1965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慢性肾小球肾炎70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压(BP)、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35例,卡托普利治疗组35例,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监测治疗前后BP、BUN、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卡维地洛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1);卡维地洛治疗组BUN、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地改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92.
使用甲氰咪胍治疗高酸性胃疾患124例患者中,发生药物性肝炎9例,其中5例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16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伤7例,占43.8%;阴性者106例中仅有2例发生(1.9%),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单纯HBsAg携带者7例中有2例发生,占28.6%,也明显高于HBVM均阴性组(P<0.05);建议使用甲氰咪胍前询问有无肝炎病史,并常规化验肝功能和HBsAg,对HBsAg(+)的患者应检测HBVM诸项,对有乙型肝炎病史伴有HBVM阳性的患者,慎用或换药,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有机磷农药中毒死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 1997年以来已成功抢救 1例口服敌敌畏2 5 0ml的患者 ,1例透析后多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及 10例呼吸肌麻痹、呼吸停止的患者等共 86例。由于我们在抢救工作中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掌握洗胃适应证、禁忌证 ;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不断学习新知识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合理用药 ;预防并及时发现、对症处理各种并发症 ;经常检查、维修、保养抢救器械 ,保持使其常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以 ,本组病例抢救成功率高。现就我们多年来的临床经历及相关资料 ,对其可能出现的死因做一综合分析 ,并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 ,供同道参考。1…  相似文献   
994.
糖尿病患者5种尿微量蛋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 ,常规检测尿蛋白常为阴性 ,但此时尿中已有微量蛋白的增高 ,有资料显示[1~ 3 ] 尿微量白蛋白 (MA)、α1 微量球蛋白 (α1 MG)、转铁蛋白 (TRU)、β2 微球蛋白 (β2 M) ,均可作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对 4 1例糖尿病患者的上述 4种微量蛋白和尿免疫球蛋白 (IgG)进行联合检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1例糖尿病住院患者 ,男 33例 ,女 8例。年龄 6 0~ 80岁 ,均为 2型糖尿病 ,病程 6个月~ 2 0a,平时用饮食控…  相似文献   
995.
膀胱冲洗液适宜温度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确定最适温度的膀胱冲洗液 ,最大限度的减少膀胱痉挛的次数和强度 ,减少出血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六组不同温度冲洗液对术后病人行持续膀胱冲洗 ,记录膀胱痉挛次数 ,膀胱出血程度及体温变化的情况。结果 :随着冲洗液温度升高 ,膀胱痉挛平均次数减少 ,冲洗前后患者体温差逐渐变小 ,2 0℃~ 3 0℃温度组术后冲洗液红细胞计数平均数明显低于其它温度组。结论 :2 0℃~ 3 0℃是持续膀胱冲洗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96.
阶梯状分离法在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合珍  马桂贞  胡茜  李娜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404-405,I007
目的:在传统睑袋整形术式分离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便获得更佳的术后矫治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在切口下缘皮下轮匝肌表面分离5-10mm,顺肌纤维走行方向由外向内剪开轮匝肌,在眶隔浅面分离轮匝肌肌皮瓣达眶缘,在眶骨表面分离轮匝肌的附着及外眦部肌肉,皮下悬吊固定于外眦眶缘骨膜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通过3-6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睑球分离、睑外翻、下睑退缩、外眦下垂、眼袋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阶梯状分离法是睑袋整形术中的技术改进,术后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997.
患者男,5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前有一指腹大隆起之肿物,无痛,不发热,生长迅速。1个月前出现声音变粗,以后嘶哑,不伴呼吸困难,无心慌、失眠,出汗及情绪激动。食欲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右侧甲状腺有拳头大肿块,表面光滑,质软、活动度差,肿物边界清楚,气管左移。穿刺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临床诊断为:①右侧甲状腺囊肿。②  相似文献   
998.
患者,男性,54岁。以上腹部隐痛3月,伴低热、纳差、消瘦、乏力1月入院。体检:T37.4℃,P72次/分,BP16/9.3kPa。消瘦面容,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检查除左上腹压痛外,无阳性体征。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化验:Hb110g/L,WBC 8.4×10~9/L,N 0.76,L0.24;ESR 23mm/h ;肝功正常;空腹血糖6.0mmol/L。胸片提示左上肺陈旧性钙化斑。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但于胰体部见-5.5cm×4.0cm稍强回声光团。CT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因疑胰腺癌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胰腺形态不规则,大小10cm×4.0cm,胰体部见5cm×4cm大小肿块,质硬,胃后壁及大网膜等处见众多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999.
方格定位诊治口腔颌面异物郭立合,刘涛,郭许红,刘青青,朱殿玲口腔颌面异物常常由于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复杂,使其定位及手术摘取困难。1983~1993年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格定位法对23例颌面部异物患者进行了诊断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23例均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脲梗死(MI)患者新近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3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脲梗死患者分为磺脲类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类组,单纯饮食疗法组,分析各组治疗后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1岁危险率1.02)、吸烟(危险率1.36)、高血压病(危险率1.05)、LDL增高(危险率1.53)、HDL降低(危险率1.72)、使用磺脲类药物(危险率1.3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MI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选择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类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降低LDL,提高HDL,避免单纯使用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