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目的分析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40例非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检查,比较两组血脂与血尿酸水平及上述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标本中载脂蛋白A(apoA)水平、HDL水平均与患者Hoehn-Yahr分级情况呈负相关(P<0.05),apoA水平、HDL水平均与患者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较大,而血尿酸水平对病情进展无明显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研究腔隙性梗死(腔梗)与皮质、皮质下梗死(皮梗)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及与多种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差异。方法:设腔梗组(81例)和皮梗组(87例),以调查表方式调查患者一般状况及血管危险因素;晨起空腹采血分离血清,测血糖、血脂,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法测定患者ApoE基因型。结果:①2组基因分布:腔梗组ε3/4+ε4/4型频率(25.9%)明显高于皮梗组(11.5%);ε4频率(17.9%)高于皮梗组(9.8%),P均<0.05。ε3/4及ε4/4的携带者发生腔梗危险度高于皮梗,OR=2.77,95%CI1.21~6.38,P<0.05。②腔梗组高血压患者多于皮梗组,高血压患者患腔梗,危险度大于皮梗,OR=2.02,95%CI1.07~3.80,P<0.05,。腔梗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于皮梗组,P<0.05。结论:ε3/4和ε4/4携带者发生腔梗的危险度大于皮梗,这可能和ε4增高TC水平,加速脑小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34.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弛缓性骨骼肌无力或瘫痪, 并伴有血清钾水平改变.我院1998年至2005年期间住院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妥泰单药治疗癫癎6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9年8月~2002年3月我们对65例不同类型癫癎患儿予妥泰单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和耐受性,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标准1.年龄≤14岁;2.符合1981年国际癫癎联盟推荐的癫癎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和1989年推荐的癫癎综合征分类标准;3.临床癫癎发作未获控制,平均每月发作≥2次,4.新诊断病例;5.CT及MRl未发现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36.
妥泰单药治疗癫痫65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3月我们对 65例不同类型癫患儿予妥泰单药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耐受性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标准  1.年龄≤ 14岁 ;2 .符合 1981年国际癫联盟推荐的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和 1989年推荐的癫综合征分类标准 ;3 .临床癫发作未获控制 ,平均每月发作≥ 2次 ,4.新诊断病例 ;5 .CT及MRI未发现占位性病变。二、一般资料 共 65例 ,男 3 7例 ,女 2 8例 ,年龄 6个月~ 14岁 ,<1岁 7例 ,~ 3岁 12例 ,~ 6岁 18例 ,~ 9岁 15例 ,~ 14岁 13例。疗程 3个月~ 3年 ,平均 1.8年。发作类型 :部分…  相似文献   
37.
金纳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金纳多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将100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金纳多组。应用水迷宫及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及S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纳多治疗30 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SS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加(P<0.05)。结论金纳多可增加SS阳性神经元表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8.
阿魏酸钠对急性脑梗死ET-1和IL-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ET-1)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6例(对照组)和阿魏酸钠组(阿魏酸钠 常规治疗)40例,疗程10d,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患者血清中ET-1和IL-8浓度的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 阿魏酸钠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ET-1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魏酸钠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阿魏酸钠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患者康复,其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ET-1和IL-8的产生,阻止了白细胞向梗死区的浸润及保护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39.
丁苯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雪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97-149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一般表现有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但无相应的阳性体征。为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办法,我们对VBI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在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以及生化指标测定比较模型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通过原平台次数、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百分比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的反应时间、学习错误次数、潜伏时间、记忆错误次数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2、4、6 w模型组视野内正常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组;术后2 w、术后4 w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和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时期正常组(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可调控细胞凋亡,在保护神经元和改善认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