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CD45/SCC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3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幼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分析;结合FAB分型,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同亚型(M1~M5)中相关抗原表达情况。结果造血细胞早期抗原CD34、HLA-DR在非M3的急性白血病表达阳性;CD5、CD7、CD3在急淋(L1、L2)阳性表达率为25%,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6.9±16.3)%、(88.9±24.1)%、(89.2±17.1)%;CD10、CD19、CD20、CD22在急淋(L1、L2)阳性表达率为75%,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6.5±18.5)%、(89.6±20.2)%、(78.6±11.6)%、(86.3±10.3)%;CD13、CD3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阳性表达率为100%,阳性细胞率为(85.8±4.2)%、(86.56±5.3)%;CD14在M4、M5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阳性细胞率均为(78.6±6.3)%;在M3中HLA-DR、CD34阴性表达,阳性细胞率仅为(6.2±1.4)%、(3.1±2.0)%。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与FAB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中锥形束CT的常规检测方法和质量保证(QA)。方法从加速器中锥形束CT的相关项目验收程序入手,对锥形束CT系统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完成锥形束CT的系统安全、机械精度、图像质量等项目的质量保证。结果锥形束CT的系统安全性能正常,机械精度和图像质量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锥形束CT的等中心与加速器机架等中心的误差为0.3 mm,SAD检测结果为85.2 cm,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锥形束CT在OBI模式下2D图像的低对比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合格,CBCT模式下CT图像空间分辨率在Ful-Fan和Half-Fan扫描模式下分别为7 lp/cm和6 lp/cm,低对比度分辨率合格,HU值的线性和一致性均合格,几何失真度小于1 mm,CT图像质量检查均为正常。结论锥形束CT的常规检测和质量保证可确保锥形束CT系统安全、精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半自动切割活检针对59例浅表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活检。将穿刺组织的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效果。结果59例病例中共对59个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病例取材成功率为100%(59/59),穿刺取材成功率为80.14%(113/141),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满意率为98.31%(58/59)。穿刺病理组织学结果:淋巴结转移性癌35例(阳性),非淋巴结转移癌24例(阴性)。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癌36例(A组),非淋巴结转移癌23例(B组)。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7.22%(35/36),特异度为95.83%(23/24),准确率为98.31%(58/59)。结论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安全,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该院的合并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25例纳入真菌组,细菌感染患者25例纳入细菌组,另选择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操作规程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PCT、(1,3)-β-D-葡聚糖检测;真菌组同时进行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各组PCT、(1,3)-β-D-葡聚糖水平,以及3种方法在真菌组中的阳性率。结果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0.98±0.15)、(1.17±0.19)、(0.15±0.06)ng/mL,真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P<0.05)。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分别为(35.35±10.26)、(11.86±3.44)、(3.52±2.66)pg/mL,真菌组明显高于细菌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15.01,P<0.05)。在真菌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高于G试验和P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2.22,P<0.05)。结论(1,3)-β-D-葡聚糖可用于辅助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中较(1,3)-β-D-葡聚糖和PCT检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锁孔手术是指经过头部体表微小切口入路,达到颅内深部靶区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锁孔手术是现代神经外科追求微创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显微神经外科发展的新高度。锁孔手术在处理颅底及肺深部病变的可行性及微创性已得到公认。我院2003年3月~2008年2月应用锁孔手术切除听神经瘤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病案信息资源的分析,总结了病案信息不仅能为医院的管理、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帮助,而且也能为院外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了病案信息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及公安、司法、商业保险等外部单位提供帮助。认为病案信息的充分利用,可从六个方面阐述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并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血管造影诊断和选择性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病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分次填充明胶海绵栓塞的资料。结果 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均得到进一步明确诊断。术后半年随访结果示:经分次检塞治疗后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所有病例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栓塞供血动脉,栓塞后即刻造影均见拟栓塞的靶血管团基本消失。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进行栓塞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IL-10在反复自然流产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选择早孕妇女34例为对照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4例为实验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ELISA法检测IL-10,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直接免疫治疗,观察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IL-10变化。结果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实验组(10.55±2.65)%、对照组(12.71±3.58)%、免疫后(12.44±3.02)%;IL-10实验组(150.45±45.80)pg/l、对照组(358.6±82.86)pg/l、免疫后(171.23±31.73)pg/l。组间比较,除免疫治疗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IL-10水平与反复流产次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IL-10参与了母胎免疫调节,检测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IL-10水平有助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免疫学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彭春艳  严桦  吴阳双 《当代护士》2016,(11):180-181
正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外渗后易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为了减轻化疗患者反复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以及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并发症,临床上多采用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但在临床应用中,深静脉置管也可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多发于下肢,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并发肺栓塞(pulmonory  相似文献   
20.
病人满意度是医院创新经营、赢得市场的关键,护理服务质量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满意度。我院通过一系列护理服务质量优化措施,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