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淋球菌多重耐药菌株感染2例徐子江1李道尧2例1男,32岁,已婚,个体商。1月前有不洁性交史。1周后尿痛、尿道流脓曾于多家医院以“淋病”治疗,先后使用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氧氟沙星、青霉素等,治疗期间无性接触史。因挤捏阴茎仍有脓性分泌物来我院治疗。体检...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38岁。左上腹不适伴进行性消瘦 ,贫血 ,浮肿半年余 ,于 2 0 0 2年 3月 2 2日入院。查体 :左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及轻度隆起 ,并可触及一肿块 ,表面光滑 ,可推动且有压痛。术中见 :在胃体近胃小弯前壁处可见一大小约为 3cm× 5cm× 8.5cm肿块 ,肿块呈不规则形 ,表面光滑 ,其附近见白色瘢痕样组织 ,胃左动脉处可见整个淋巴结肿大为蚕豆大小。病检 :肿块表现光滑 ,粘膜面未见溃疡 ,肿块和粘膜层隆起 ,呈不规则肾形 ,突入胃腔 ,切面肿块位于粘膜层 ,与周围有组织界限明显 ,质稍软 ,灰白色 ,无包膜。镜检 :粘膜表现有溃疡…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皮炎44例临床分析徐子江临床资料:14例中男33例,女11例,男女比3:1;年龄7~61岁,18~45岁37例,占86%。每年发病均见于6~10月份。38例接触松毛虫后3~5分钟发病,四肢、颜面及躯干出现斑丘疹和丘疱疹,伴有红斑与风团,皮疹中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左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基底动脉硬化所致脑供血不足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大幅降低患者头痛、头昏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应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2次/d,服用起始总剂量为10mg/(kg·d),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每5日增加5~10 mg/(kg·d),维持治疗剂量为20~40mg/(kg·d),约2周平均剂量增加到35mg/(kg·d),观察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完成了药物治疗,其中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有情绪焦躁、行为异常和嗜睡的不良反应.结论 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部分型和肌阵挛发作患儿治疗效果良好,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卫红 《吉林医学》2011,(9):1824-182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进行血液透析患者75例的护理经验。结果:对低血压者采取护理措施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99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19次;终止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6%。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1)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的保护作用。(2)探讨临床应用G-CSF和EP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大鼠实验:72只大鼠制备局灶性I/R模型,分为G-CSF组(给予G-CSF)、EPO组(给予EPO)和对照组(均n=24),各组又分为1 d、7 d、14 d、28 d,共4个亚组(均n=6)。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面积检测。(2)临床试验: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G-CSF(GCSF亚组,12例)、EPO(EPO亚组,12例)和G-CSF+EPO联合(G-CSF+EPO亚组,12例)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1)大鼠实验:再灌注后14和28 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临床试验:治疗后1、7和14 d各组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8 d、3个月、6个月、1年、2年各治疗亚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显著好转(P0.05或P0.01)。G-CSF+EPO亚组疗效明显优于G-CSF亚组和EPO亚组(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8 d各亚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CSF、EPO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CSF、EPO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减小梗死面积,对大鼠I/R损伤有保护作用。G-CSF和EPO单药或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罗玉华 《河北中医》2004,26(12):931-9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城镇发病率已超过1%oⅢ,多见于20~5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大多好发于腰4-5和腰5~骶。2002—12~2003—12,笔者以刺络拔罐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并与针刺加电针治疗37例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罗玉华 《陕西中医》2011,32(1):93-94
<正>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笔者以该方为主,经临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