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天后PD患者的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4.75(–13.73,4.23)]。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月后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8.51(–18.48,1.46)]。另外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个月后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神经、行为和情绪状态,临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M=–5.79(–8.44,–1.13)]。在经颅磁刺激方案选择上,额部或运动皮质部的低频率(≤1Hz)、高强度(≥90%RMT)、多次数(≥3次)、长时间(≥3个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对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改善有积极影响,且具有远期效应。结论 PD患者开展低频长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52.
资料和方法  脑梗死患者 70例 ,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为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 ,发病时间 1~ 3d。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6~ 72岁 ,平均 (5 4.1± 5 .3)岁。观察组 4 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4~ 72岁 ,平均 (5 3.5±6.4 )岁。  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扩张血管、脑细胞活化剂等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疗法 (UDIO)治疗。采用河南产ZWG -B2型光量子氧辐射液体治疗仪及一次性石英玻璃管输…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有症状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重构模式与支架置入术后穿支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行支架置入术且接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检查的有症状颅内椎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 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后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总分、各维度(除非工作相关支持外)得分显著降低,希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正念冥想干预适用于护士第二受害者人群,能有效降低其经历不良事件后的痛苦体验,提高其支持及希望水平,促进护士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58.
Clayton曾报道线粒体不能清除粒体DNA(i mtochondri-cal DNA,mtDNA)中由紫外钱诱导生成的嘧啶二体,因而一直认为线粒体没有mtDNA修复功能。近年来,通过对原核生物和低等真核生物的研究,人们对DNA修复系统有了深入的认识,证明mtDNA修复系统可保持mtDNA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遗传物质突变的产生,保证DNA复制的高保真度。但是对其仍缺乏完整的理解。目前报道在线粒体中存在碱基切除修复、错配修复、重组修复、直接修复等修复系统。较多研究证实mtDNA修复系统与一些神经疾病发病相关。1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结构及其修…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1/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p-ERK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S)、慢性脑低灌注组(2VO+NS)、阿魏酸钠治疗组(2VO+SF)。采用新奇物体识别试验、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的认知;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海马中的p-ERK、p-CREB、BDNF的表达。结果:通过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大鼠识别新物体能力下降,阿魏酸钠可以缓解这种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减少;阿魏酸钠治疗组可以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p-ERK、p-CREB、BDNF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治疗组p-ERK、BDNF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了海马中p-ERK、p-CREB、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帕金森(PD)患者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共纳入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的42例PD患者,分为手术组(接受STN-DBS,同时服用抗PD药物)和对照组(仅服用抗PD药物)。在基线期和6月随访期,服用抗PD药物和电刺激的状态下,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并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艾森布鲁克认知检测-修订版、Hoehn-Yahr分期、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能力、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精神、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症状、药物并发症、定向力和注意力、记忆、语言流畅性、语言、视空间、疾病分期、焦虑和抑郁进行评测。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基线和随访期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资料。结果:手术组PD患者术后总体认知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语言流畅性显著下降(P=0.022)。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PD患者运动能力(P=0.000)、日常生活能力(P=0.047)、抑郁(P=0.009)和焦虑(P=0.003)症状显著改善,服用抗帕金森药物减少(P=0.000)。结论:STN-DBS对PD患者认知功能总体安全,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焦虑和运动等症状。本前瞻性研究可为中晚期PD患者接受STN-DBS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