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诊疗技术,如今已在临床各科中广泛使用.其临床应用成功率高、易于定位、对患者损伤小,但对医护人员要求较高,如何正确应用并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近年来在临床各科上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B超在囊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超对8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例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理诊断为①胆固醇性息肉52例占59.77%,37例呈多发性,15例呈单发,直径在4~9mm;②炎性息肉18例占20.69%,胆囊壁厚,胆囊动脉纤细,动脉阻力明显增高,阻力指数(RI)≥0.8,单发13例,多发5例;③腺瘤13例占14.94%,单发8例,多发5例;④腺肌增生症2例占2.3%,均为单发;⑤早期胆囊癌2例,呈多发性,占2.3%。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符合率达100%,B超与病理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各组织类型符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炎性息肉、胆囊腺瘤。结论:防止遗漏胆囊癌,对于B超诊断为胆囊腺瘤且〉8mm的患者建议尽快手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局部药物注射配合手法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3例,采用2%利多卡因5 ml+糜蛋白酶10 000 U+0.9%生理盐水15 ml关节腔内注射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 对照组63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加功能锻炼.结果 治疗组痊愈4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痊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8.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以糜蛋白酶为主的药物关节腔内注射,有助于消除炎症,溶解纤维蛋白组织,促进血液及体液的通畅,防止粘连,阻止水肿发展,加速水肿吸收等,同时,配合手法松动肩关节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导致肠道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把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机分为EN组23例和肠外营养(PN组)17例。结果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7天尿中乳果糖(L)与甘露醇(M)的比值(L/M)、内毒素、免疫球蛋白A(IgA)指标变化,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PN组明显缩短;术后第7天,两组尿中L/M、血浆内毒素均较术前增高,但PN组L/M、血浆内毒素均较EN组增高明显(P<0.01或P<0.05);两组IgA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EN组下降幅度小于PN组(P<0.01)。结论大手术后早期EN可明显加速术后的恢复及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多巴胺、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和治疗组(121例),对照组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结果经过7~10天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4%,对照组为59.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多巴胺、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36.
杨贞海  藤国栋 《吉林医学》2010,(33):6054-6054
目的:探讨治疗小腿远端软组织环形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并将皮瓣的胫后动静脉桥接于伤肢胫前、胫后动静脉断端的术式,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结果:5例小腿远端组织环形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结论: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并将皮瓣的胫后动静脉桥接于伤肢胫前、胫后动静脉断端的术式,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为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蚕豆病的发病诱因和诊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蚕豆病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析其发病诱因、诊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5岁以下发病者占72.3%,全部患者均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蚕豆病主要是由于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或应用氧化类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出现溶血后呈非自限性,及时输血、血浆、激素及碱化尿液等综合措施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唐金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24-225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新生儿G6PD 缺乏症的阳性率,为新生儿黄疸及溶血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在本院产科出生的防城港市籍新生儿1413 人(男婴785 人,女婴628 人),采集新生儿脐血用EDTA 盐抗凝,采用紫外速率法测定G6PD 活性.结果 G6PD 缺乏人数83 人,其中男婴78 人,女婴5 人,G6PD 缺乏症检出率5.8%(83/1413),男婴阳性率为9.9%(78/785),女婴阳性率为0.8%(5/628).结论 防城港市新生儿缺乏症男婴阳性率较高,女婴较低,有必要进行G6PD 活性检测,以预防因G6PD 缺乏带来黄疸及溶血性贫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黄华艳 《华夏医学》2012,25(4):478-48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方法:调查472例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与同期总的医院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及下呼吸道多见,其次为上呼吸道;肾功能、血清蛋白、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及激素应用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激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及相关难题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积液如进展快、积液量多,可造成心包压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有心包穿刺术、经皮球囊心包扩开术、心包穿刺置管术、剑下心包开窗术、经胸腔心包开窗术和心包部分切除术等。对于危重患者倾向于首选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既往心包穿刺置管是一项危险的操作技术,随着二维B超在积液定位及引导穿刺中的应用,已使此技术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