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应用CIMT。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测试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儿MAS得分在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EFT评分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治疗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底压力改变的影响。方法:21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108例(BTX-A注射结合物理治疗)和对照组105例(单纯物理治疗)。2组患儿在医院接受2周康复治疗,之后在家接受10周家庭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12周,对2组患儿进行以下评定:足底压力测试仪测试足底各区压力占全足的百分比,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中的站立与步行功能项评定粗大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程度,医师等级评价量表评定步态。结果:BTX-A组的足底各区压力分布、站立和步行功能、痉挛程度和步态,在治疗后2周、12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在治疗12周后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2周,2组间的足底各区压力分布、站立和步行功能、痉挛程度和步态进行比较,BTX-A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TX-A注射结合物理治疗更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足底压力分布、缓解其肌肉痉挛、提高其步行能力、改善其步态。  相似文献   
33.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常伴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目前应用于改善CP患儿功能障碍的技术主要有任务导向性训练、强制性运动疗法、力量训练、引导式教育、电刺激、辅助器具、A型肉毒毒素注射、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矫形手术等,这些治疗技术大多是通过改善末端效应器进而促进大脑重塑,  相似文献   
34.
儿童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的康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脑瘫)是终生性疾患,主要问题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从可独走到不能抬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瘫尚无法治愈,也没有明确的策略预防,对症康复是改善脑瘫运动障碍的关键,但尚无一致性的可操作的治疗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讨论并提出儿童脑瘫运动障碍的康复建议,以期规范和指导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与管理.  相似文献   
35.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康复干预能更有效的提高脑功能障碍患者的促醒率,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高,恢复能力强,与成人相比有更好的预后。儿童患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中毒性脑病、神经系统慢病毒感染、急性脑损伤(溺水、窒息、中毒、交通事故、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运动损伤)等疾病所致的重症脑功能障碍致残率高,且发病率有逐年递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胎龄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胎龄脑性瘫痪高危儿50例进行随访,对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其中康复惠儿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20例和足月儿组30例,比较两组不同胎龄高危儿的康复疗效.结果:高危儿开始接受康复治疗时间在生后3~6月,治疗至1岁时早产儿组康复率为85%,足月儿组为90%,两组高危儿运动落后、智力低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脑性瘫痪高危儿智力运动发育,胎龄不是影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对82例ADHD儿童和82例正常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CBCL( Children Behavior Check List)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行为评定。结果Conner’s父母问卷和CBCL评定量表中,ADHD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攻击性、多动因子得分和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ADHD儿童大多伴有行为问题,应重视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促进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儿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以静脉丙种球蛋白作为主要治疗用药的常规治疗和添加神经节苷脂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功能的临床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儿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神经功能临床评分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是促进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迅速恢复的有效辅助药物,临床评分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9.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近年我院收治的4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疗过程。结果治愈7例,好转40例,死亡1例。结论乙脑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控制高热、惊厥,降低颅内压及减轻免疫损伤是治疗的关键,早期的康复介入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普及疫苗接种、灭蚊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 PNES)儿童个性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对43例PNES儿童和43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评估,并作相关分析。 【结果】 PNES儿童EPQ中TP、TN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MBU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过分干涉因子、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因子、父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P<0.01)。PNES儿童个性的精神病倾向、内外向、神经质及掩饰度与EMBU的一些因子相关。 【结论】 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不利于PNES患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