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血清NSE在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受累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迟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近年来渐引起重视。我院1991年~1997年收治6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13天~90天。顺产55例,早产4例,过期产1例。单纯母乳喂养49例,母乳加米糊喂养8例,人工喂养3例。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6例,肠炎8例,败血症1例,肝炎综合征1例,肺炎3例,用过头抱陛琳、青霉素、退热药等共26例。家族中均无出血性疾病史,病前无外伤史。起病3天内就诊49例,>3天11例。1.Zlde床表现:发热26例,体温不升7例,呕吐45例,尖叫、烦躁不安43例,嗜睡36例,呼吸不规则5例,全身及局限位抽…  相似文献   
34.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多见于青壮年和成人。小儿时期各年龄组也可发生少数病例,临床表现多样,有多器官系统受累。婴幼儿患病少见,且病情凶险,预后差,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将1992年8月至1996年8月所见5例婴幼儿恶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86例患儿的电子胃镜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小儿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视,从而提高诊断率,尽早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胃炎44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3例,胃肿瘤2例.对69例确诊患儿予H2受体拮抗剂、铋剂、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治愈56例,好转13例.结论:小儿慢性胃炎检出率最高,达51.2%,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多见,故对于不明原因贫血、黑便、腹痛、腹胀患儿,应争取电子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向胃腔内生长的肿瘤,电子胃镜能早期诊断,并可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儿消化道炎症和/或溃疡一旦确诊,即予铋剂、克拉霉素和/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建立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大鼠模型实验的研究效果和护理配合经验。方法:用SD大鼠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将实验组大鼠,选择自体尾外侧静脉,用1 ml注射器采血,精确控制200μl血量,准确注入右脑实质内,72 h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血清内皮素,血清、脑、胃组织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对照组大鼠不做颅内手术穿刺注血处理。结果:鼠尾外侧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实验组胃黏膜溃疡发生率为30%,溃疡指数为15,两组血清、脑、胃黏膜的MDA、SOD,脑神经元细胞、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壁细胞线粒体体积密度(Vv)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皮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任何溃疡病灶。结论:脑注血量200μl致脑出血可有效致使应激性溃疡发生。选择大鼠体尾外侧静脉采血部位,精确控制注入脑部血量,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合理喂食等护理配合,是确保大鼠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模型制作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7.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国内已有报道,但对小儿先心病的自然转归报道甚少。本文对我市杨浦区1934~1985年出生的活产婴儿11420名中检出76例先心病患儿进行门诊随访观察其转归并进行初步分析。 资料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上海市杨浦区1984年10月1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俯卧位鼻导管吸氧对早产儿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美国STAT携带式手持血液血气分析仪,检测我院前瞻性采用俯卧位鼻导管吸氧的早产儿60例,吸氧前和吸氧1h后做血气分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相关因素采用与氧合指数、pH值的偏相关分析,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氧合指数(OI)与吸氧体位呈正相关即俯卧体位吸氧可增加OI,与性别、胎龄、体重及apgar评分无相关。两种体位OI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鼻导管吸氧能明显改善早产儿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39.
生大黄复方灌肠液治疗小儿急性肾衰竭2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 4月~ 2 0 0 0年 3月 ,我们采用生大黄复方灌肠液结合西药治疗小儿ARF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将ARF患儿 48例分为两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结合组 )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岁~ 3岁 4例 ,3岁~ 7岁 11例 ,7岁~ 14岁 6例 ,病程平均5 .8d。单纯西药治疗 (西药组 ) 2 7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1岁~ 3岁 5例 ,3岁~ 7岁 13例 ,7岁~ 14岁 9例 ,病程平均 5 .6d。ARF诊断符合 1993年第七届全国小儿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并排除肾后性ARF者。原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