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0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吴敏 《内科》2014,(3):292-293
目的探讨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BIPAP组9例和无BIPAP组8例,无BIPAP组PCI治疗后住ICU病房,常规治疗,BIPA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动脉PH值、血清脑钠肽(BNP)、动脉氧分压、ICU停留时间及超声指标。结果与无BIPAP组比较,治疗后,BIPAP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心率、动脉pH值、动脉氧分压改善明显,血清BNP含量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在ICU停留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行PCI术后进行BIPAP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0 min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给予生长抑素,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 h以及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的水平,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胰腺炎发生情况以及在术后6h和术后24h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不明显,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胰腺炎以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情况少。结论:生长抑素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Ⅱb~Ⅲ期食管癌术后单纯放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Ⅱb~Ⅲ期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观察组行序贯化放疗,比较治疗两组肿瘤标志物等临床指标,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M、IgG、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或序贯化放疗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分别于干预后1、3、7、14d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LB(31.57±2.53)cm、TP(69.22±3.57)g/L、BMI(18.32±1.73)kg/m~2、TSF(6.72±1.55)mm、HB(126.44±5.65)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时,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3、7、14d时,观察组CRP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机体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恢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5.
陈晓英 《护理研究》2006,20(28):2551-2551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995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人264例,昏迷需置胃管鼻饲者50例,胃管插入1次或2次均能成功。最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气管切开术后胃管无法插入。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30岁,因发热、抽搐、昏迷4d入院。行头颅CT及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均提示“病毒性脑炎”。入院后病人因重度昏迷、呼吸衰竭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及高频呼吸机通气,按医嘱留置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按昏迷插胃管常规方法插入困难,当胃管插入15cm~20cm时,病…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骨水泥固定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新鲜老年人粗隆间骨折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良率达9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患髋功能恢复快,可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使老年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癌手术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原则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实施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过程中观察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对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定);护理干预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和对照组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前者和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进行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前者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和68.0%;二者经统计学检验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后胃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被改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提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乳房外观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6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清脂质、血清铁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7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血清脂质和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月后,血清脂质和铁蛋白均下降,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