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0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追踪比较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转运介入治疗与就地抢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追踪观察2005年以来由揭东县人民医院转至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37例的预后(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再次入院的发生率),追踪比较同期在揭东县人民医院行溶栓/保守治疗的AMI患者39例的预后。结果转运组转送过程无死亡,全部成功施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例死亡,至2009年底有5例再次住院(3例因合并心力衰竭,2例因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溶栓/保守组39例中死亡11例(9例死于AMI急性期,2例于出院后1个月在家猝死),12例再次住院(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并发心力衰竭,5例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基层医院AMI患者转送至附近大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食管、胃双原发癌的发病率、病因、病理类型和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1994年10月-200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食管、胃双原发癌。结果:(1)食管、胃双原发癌的发病率为0.97%;(2)发病因素与个体、理化因素及医源性有关;(3)病理类型主要以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胃腺癌为主;(4)55岁以上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占总食管、胃双原发癌的66.67%,是小于55岁的2倍。结论:潮汕地区是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iant subserous hysteromyoma,GSH)的CT与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SH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14例MRI平扫1、0例增强扫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CT表现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在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MRI T1WI所有肌瘤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5例瘤体内部为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高信号分隔结构,7例瘤体边缘见低信号带。结论:GSH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洪树鹏 《广东医学》2004,25(11):1328-1328
难治性鼻出血是临床少见的病症,患者经凡士林纱反复填塞前后鼻孔,仍有反复的出血,有时出血凶猛顽固,往往引起严重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少数患者因出血原因不明,部位不清造成治疗困难。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4年3月应用鼻内窥镜胸科电刀治疗鼻出血20例,收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食管斜形套叠吻合法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抗返流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食管斜形套叠吻合法,治疗食管贲门癌100例,其中食管癌43例,贲门癌57例。结果 术后1mo X线钡剂透视,钡剂通过顺畅,无返流。术后随访0.5~1a,所有患均吞咽顺利,无胸骨后灼痛症状。结论 本法在开放直视下完成胃食管吻合,具有吻合可靠、吻合口大小可随时调整、粘膜对合整齐、容易操作等优点,对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效果显,有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静华 《实用新医学》2000,2(11):1040-1041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鼻内镜术后术腔上皮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31例(235侧)施行鼻内镜手术分析的Ⅱ型2期、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rhEGF,B组不用,随访4个月以上比较同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同期治愈率A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rhEGF能促进术腔早日上皮化.  相似文献   
18.
延长食管粘膜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2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长食管粘膜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224例陈少湖温求国罗尧秀谢映涛林冰我院自1990年6月至1996年10月,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224例,为了预防吻合口瘘,采用手术中将食管粘膜延长,行食管—胃吻合,近期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之并发症,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每组30例。术中采静脉血测量血糖、皮质醇和胰岛素浓度。结果 两组术中胰岛素呈上升趋势。血糖、皮质醇浓度亦均升高,在手术开始后120min时均达高峰,但Ⅱ组低于Ⅰ组(P〈0.05)。血压、心率在手术开始后30min和60minI组显著升高,拔除气管导管时达高峰,同时Ⅱ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全麻药物用量少,应激反应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最有效的方法,近来临床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对病例选择及具体运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自1997年下半年来,我科应用此法治疗80例重型颅脑损伤,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