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为有效避免中药制剂出现潮湿,在其中添加防潮辅料尤为重要,探讨不同辅料的防潮效果。方法:在黄芪提取物做成的中药全浸膏剂中加入不同防潮辅料(乳糖、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可溶性淀粉、磷酸钙等),在恒定潮湿环境下放置2d,观察记录放置1h、3h、6h、12h、1d、2d时的吸湿率。结果:通过对各时间段不同辅料重量称重计算吸湿性,发现乳糖在各时间段吸湿性好于其他辅料,可溶性淀粉吸湿性略差于乳糖,但好于其他辅料,磷酸钙与磷酸氢钙吸湿性几乎无差异且吸湿性比其他辅料差。结论:对不同辅料防潮性进行研究发现乳糖与可溶性淀粉吸湿性好,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磷酸钙吸湿性较差。但乳糖、可溶性淀粉会改变药品形状,不利于长期保存,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磷酸钙无影响。因此可根据制剂药品需求选择防潮辅料。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复方黄芩煎剂对昏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探讨雾化吸入复方黄芩煎剂用于昏迷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机制。方法:70例昏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复方黄芩煎剂治疗。患者静脉血在入院第4天获得,测定血浆IL-6浓度。结果:入院第4天,治疗组有12例失访,对照组有14例失访。治疗组剩余的23例血浆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剩余的21例血浆IL-6浓度(P0.05)。结论:雾化吸入复方黄芩煎剂对抑制昏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被随机分为中医药治疗组(治疗组)及α受体阻滞剂组(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次0.2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复合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等时段观察记录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Icq)、尿流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周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尿流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周,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TURP术后早期辅助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症状。  相似文献   
54.
康强  周东  曾胜田  彭远强  黄健东 《广东医学》2012,33(20):3103-310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MPST)是否能够应用于幕上出血量20 ~ 3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治疗.方法 85例幕上出血量在20~30 mL HICH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微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MPST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在血肿吸收时间、再出血率、有效率、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的血肿吸收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定、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和对照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生活能力明显、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ST能够应用于幕上出血量20 ~30 mL HICH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5.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84-186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有关性。方法全组筛选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参照APACHEⅡ评分可将其分组,即A组(评分不低于20分)、B组(评分低于20分)各15例,均对其行血乳酸浓度检查,评估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较B组较高,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存活组的血乳酸清除率(除其他指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且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将APACHEⅡ评分结合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以能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下肢肢体肿胀的患者按入院和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2次/d ,5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护理5d后,观察组使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的消肿效果显著。结论:四子散热烫涌泉穴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无痛苦,消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采用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86例患者,平均年龄(39±11)岁,结石位于左侧34例,右侧49例,双侧3例。肾结石7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结石最大径1.5~5.6 cm,平均(2.7±1.0)cm。采用平躺侧卧位。均采用插管全麻,术前CT辅助B超定位穿刺点,术中B超微调并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成功后,两步法扩张通道至21F,用EMS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 8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其中2例改俯卧位B超定位穿刺,2例改俯卧位C臂X光定位穿刺。平均手术时间(86±34)min。一次性完成结石清除率为75.6%,残留结石21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净结石16例。术后输血治疗3例,炎症反应综合征3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辅助B超定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术,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小剂量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加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52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微泵静注联合切口皮肤局部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微泵静注联合切口皮肤局部麻醉并联用穴位注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MAP水平、HR水平以及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Sp O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术前数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术后SBP组间差异,观察组术中、术后其余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稍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微泵静注加切口皮肤局部麻醉加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可有效稳定患者内环境、维持有效循环,还能促使其尽快恢复,有助于尽快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67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同样方式选取18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跌倒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跌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vs 5.39%,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肿瘤放化疗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王淑玲 《中外医疗》2010,29(23):145-14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月2年间,选本科室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B2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治疗1周后效果的差别。结果治疗1周后,A组肺部感染治愈20例(50.00%),B组肺部感染治愈35例(87.50%),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病人肺部感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应加强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