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癌症患者抑郁表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伴抑郁表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和有针对性治疗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DS及DSQ量表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SDS量表分为因变量,对有关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不成熟防御因子、成熟防御因子、文化程度三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得出癌症伴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癌症伴抑郁与文化程度、成熟防御因子呈负相关,与不成熟防御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有必要从防御机制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P300电位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75例,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75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P300电位测定,并用认知能力筛查试验(CASI)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P300电位潜伏期与波幅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N2、P3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患者,P3波幅更大(P <0.05)。而在N1、P2潜伏期和P2波幅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CASI试验各项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P300电位P3波幅与CASI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项指标具有正相关关系(r=0.385,P=0.001)。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P300电位和认知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均有差异,其中,认知功能水平降低与P300电位P3波幅下降有关,但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麻痹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麻痹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照顾者负担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得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第1周、出院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麻痹性痴呆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可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本文就米氮平对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方法 就我院2015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01日就医的90例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将其通过随机分类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分别经由米氮平和常规治疗的方式.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副反应量表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使用米氮平对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42例,A组患者仅采用利培酮治疗,B组和C组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B组患者给予10Hz的伪刺激治疗,C组患者给予10 Hz的真刺激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价对比各组疗效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各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情况。结果总有效率C组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的P300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C组Fz、Cz点的P3、NP3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应用10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体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活质量及其精神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设计,选取2012年6月至9月广东地区3家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341例FD患者,将资料齐全的1057例患者按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分成A组(≥5%)和B组(<5%),比较2组消化不良指数症状评分(NDI-症状评分)、食欲情况、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NDI-QOL)、就诊行为等指标.结果 1057例FD患者中,伴体质量减轻者207例(占19.58%).A、B两组除NDI-症状发生频率和食欲评分为“差”、“很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122,P=0.035x2=35.448,P=0.000x2=35.274,P=0.000),NDI-症状评分总分、症状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1、-0.918、0.138,P=0.193、0.359、0.890);A、B两组抑郁、焦虑发病率和PSQI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939,P=0.000;x2 =47.046,P=0.000;t=-4.904,P=0.000);A、B两组NDI-QOL评分中4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8、2.569、5.809、4.704,P=0.000、0.010、0.000、0.000);A、B两组在就诊次数、医疗直接费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3.011,P=0.000、0.003),但A组胃镜检查次数略高于B组(t=-1.505,P=0.133).结论 FD伴体质量减轻临床并非少见,多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就诊次数多和医疗耗费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程度、自杀意念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2022年2—9月我科接收的抑郁障碍患者104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测抑郁程度;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调查自杀意念强度;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卡片测试、平面连线测试、卡片转换测试与时间判断测试、注意广度测试(AST)、注意持久性测试(NPT)分别评价患者的记忆功能(MF)、语言功能(LF)、视空间功能(VF)、执行功能(EF)及注意力功能(AT)。结果:104例患者中轻中度抑郁75例,占比72.12%;重度抑郁29例,占比27.88%;无自杀意念59例,占比56.73%;有自杀意念45例,占比43.27%;重度抑郁患者的MF、LF、VF、EF、AST及NPT得分均低于轻中度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的抑郁障碍患者的MF、LF、VF、EF、AST及NPT得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的抑郁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患者的HAMD-24评分与MF、LF、VF、EF、AST及NPT均有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