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骨折在创伤中十分常见,我院自1994年6月至今共收治四肢长骨骨折980例,其中68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有32例因内固定治疗失败需要重新手术,占手术患者4.7%,现就其有关原因作一些分析。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3~63岁。骨折部位:股骨8例,胜骨13例,肽骨5例,挠、尺骨各3例,复合伤26例。骨折性质:开放性20例,闭合性12例,合并骨缺损9例,软组织损伤严重或缺损或术后并感染1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机械或重物压伤12例,被人打伤1例。受伤后手术时间由2小时~l周。1.2内固定方式;单纯梅花针5…  相似文献   
42.
透明质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169例膝部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82例,在第1、2周采用透明质酸钠2ml和得宝松1ml进行膝关节内注射,每周1次,第3、4、5周则单纯注射透明质酸钠2ml,每周1次。对照组87例,膝关节内注入透明质酸钠2ml,每周1次,连续5周。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 在用药1周后至停药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6%,对照组为89. 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和得宝松联用与单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均有疗效,但前者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四钉头架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应用四钉头架作术中体位颈椎后路手术15例,观察其体位固定的确切性,操作与护理的灵活性,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5例手术中体位固定确切,操作灵活,护理方便,手术时间2~4.5h,出血量230~650ml,术中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四钉头架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固定中固定确切,操作灵活,护理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对比分析骸骨骨折不同类型、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77例髌骨骨折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其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横型骨折较粉碎型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佳(P<0.05),环扎法和张力带法在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效果相近(P>0.05)。结论 内固定法(环扎法和张力带法)仍是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可吸收线已经应用到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中,可吸收线环扎法适应证广,固定牢靠,在体内可以降解吸收,且避免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弊端,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49岁,农民。1997年10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右足内侧轻度隐痛,未经医院作检查治疗。后来局部隐痛加剧,常在长途行走后引起。既往从15岁开始务农,近10余年来每天负重物步行约3km。右足无扭伤史。于1998年10月9日来我院就治。检查示:右足纵弓低平,右足内侧轻度肿胀,表面皮肤无红,内踝前下25cm处压痛明显,右足负重或右足内翻时局部出现轻度疼痛。X线片示:右足舟骨内侧后部可见一约1cm×09cm的副舟骨,呈卵圆形,近中央部冠状裂开,约有3mm的分离移位,为陈旧性骨折。临床诊断为右足副…  相似文献   
46.
常雪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16-1417
目的 研究多媒体健康教育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实验组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用power poInt,word等软件,结合图片和视频将教学内容,直接、形象生动地展现给教育对象.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满意率、健康知晓率高,人工关节脱位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了预防脱位、恢复功能、享有健康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合并非典型Scheuermann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提高对它的认识水平.[方法]2002年9月~2008年12月本院经影像学结果证实需要手术治疗的3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现合并有非典型Seheuermann病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8~39岁,平均36.4岁.L<,2/3>1个间隙,L<,4/5>7个间隙,L<,5>S<,1>3个间隙.其中5例单纯采用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间盘切除、CAGE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2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平均随访22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7.16±9.65)分改善至(23.50±6.59)分.并获得较好的植骨融合,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结论]非典型Scheuermann病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之一,通过正规后路减压间盘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观察心理干预对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分别采用MCMQ和SCL-90进行评分,在患者入院的第2天、第6个月末各评定1次。结果 MCMQ评分,干预组第6个月末面对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CL-90评分,干预组第6个月末总评分和各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29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8个月,根据JOA评分,优37例,良3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达89.33%,无断钉、松动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1年CT扫描可见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7d平均为(11.2±1.1)mm,末次随访为(11.0±1.1)mm。椎间高度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可提供彻底的减压效果和椎间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0.
自1985年以来,我院使用克氏针以及钢丝构成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峰、肱骨外科颈及髁部、尺骨鹰嘴、指骨、髂骨翼、股骨髁部、髌骨、胫腓骨内外踝、跟骨等十个部位骨折共182例,平均随访三年半,经X线显示解剖复位率达97.5%,疗效优良率达95.1%,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2例中男118例,女64例。年龄从17岁至72岁;受伤原因包括车祸、跌伤、刀伤等。骨折类型:闭合性110例,开放性72例,其中粉碎性88例。骨折部位:肩峰5例,肱骨外科颈5例,肱骨外髁或并髁上8例,尺骨鹰嘴40例,指骨4例,髂骨翼2例,股骨外髁或并髁上6例,髌骨80例,胫骨内踝、腓骨外踝28例,跟骨4例。 1.2 手术方法 依骨折部位的不同采用相应麻醉及手术入路,暴露骨折端,复位后先选用1~2枚克氏针或斯氏针从分离的骨块侧平行或交叉穿人至相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