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验证普鲁卡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151例,分为二组,常规组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后颈动脉注射,参照标准观察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鲁卡因配合治疗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影响县级医院门诊量的因素,为提高县级医院综合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问卷应答率94.3%。结果 普通门诊量呈下降趋势,专家、急诊工作量呈上升趋势;患者择医对医疗水平保障程度、收费价格、知名专科、医院环境认同率提高。结论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发展重点专科、特色医疗,改善医疗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降低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63.
瘦素与肾脏     
瘦素是肥胖 (ob)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激素 ,1994年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瘦素的发现和 1995年瘦素受体 (ob -R)的发现[1,2 ] ,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肾脏作为瘦素的清除器官及肾脏组织瘦素受体[3 ] 的发现 ,提示瘦素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物质 ,在肾脏功能和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瘦素及其受体瘦素是ob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激素。小鼠的ob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组成 ,定位于第 6号染色体 ,而人类的ob基因定位于 7号染色体。瘦素主要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 ,最近的研究表明 ,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蛋白同化激素司坦唑醇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司坦唑醇和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体质量、血液学、生化指标及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改善有效率81.0%(64/79)、karnofsky评分增加有效率68.4%(54/7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浆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坦唑醇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患者王×,女性,12岁,三年级学生.于1996年6月25日上午拔牙后,约30min,突然摔倒,随即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双眼上翻,伴意识障碍,持续约30s后自行缓解.醒后情绪低落,全身无力.主诉:自幼晕针,联想起自己拔牙打针.此后每日发作约1至2次,持...  相似文献   
66.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合并多囊肝联合去顶减压术92例,对近、远期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中间综合征(IMS)常因未及时诊断和抢救,以呼吸麻痹而死亡,回顾性分析重度氧化乐果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8例诊治效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发现诊断,彻底有效治疗,可明显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均系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为高黏血症者共86例,年龄46±15岁。药物与方法:自拟中药处方(丹参15g,桃仁10g,当归10g,赤芍15g,郁金12g,川芎20g,红花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动态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经t检验处理有关数据。仪器为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G-R-80锥/板血流变仪,肝素系徐州生物化学制剂厂生产。结果:治疗4周后,常见的眩晕、心悸、乏力、舌质紫暗、瘀点、胸闷胸痛、脉涩等症状明显减轻。2讨论引起血液黏度增高的主要原因:Hct增高、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  相似文献   
69.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2岁,2011年4月3日因无明显诱因发热、盗汗、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在当地以发热待查收入医院.血培养多次阴性,一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对症治疗,服解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反复发作,不见好转,后心脏受累.5月5日转入省院心内科,血常规:白细胞4.8×109/L(淋巴71.6%,中性粒20.4%,单核8%),血色素118g/L,血小板281×109/L;抗“O”、类风湿因子阴性;肥达、外斐试验阴性,骨髓检查排除血液病.人院当天送血培养,8日报血培养需氧菌阳性,涂片:革兰阴性球杆菌,转种血平板、巧克力板、肉汤,并做初步药敏.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该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溶栓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Ⅱ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Ra VR>0.06 m V、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右束支传导阻滞及肺型P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虽为非特异性的,但若能对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可对该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