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治疗和机制。方法收集65例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53.6岁。Frankel分级,A级21例,B级15例,C级16例,D级12例,E级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临床处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单纯性低钠血症7例,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患者45例,脑耗盐耗综合征患者12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后65例低钠血症患者均得到纠正。结论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病因可能是单纯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脑耗盐耗综合征等不同类型,治疗时需加以鉴别,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钢板及双钢板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侧锁定钢板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22例SchatzkerⅤ、Ⅵ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32个月。膝关节屈曲度80°~135°。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6例,可2例。末次随访时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值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锁定钢板及双钢板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均可以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改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对56例跟骨骨折术后伤口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本文通过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56例跟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伤后24h内给予冰敷,脱水消肿,抬高患肢并且制动,等待肿胀消退,调整血糖、血压,纠正营养不良,皱褶试验阳性时手术治疗,术中锐利刀片切割软组织,避免使用电刀以及止血带时间过长,术后常规负压引流,使用抗生素。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平均4.5个月。3例伤口出现皮缘坏死,未出现钛板外露,通过伤口换药治愈,6例伤口出现渗液,均为植人人工骨患者,通过伤口换药治愈,最长伤1:3渗液时间6周。结论控制血糖、脱水消肿、宣教戒烟等合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对切口皮肤以及术区软组织的保护,术后伤口引流,适当加压包扎伤口,预防性使用抗毕素等均对术后伤口并管癖的m观右而防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54例,获取其病历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节段、损伤平面和是否合并椎体骨折或脱位等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成对照组120例和病例组34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54例患者中,继发肺部感染34例。年龄[比值比(OR)=0.953,95%可信区间(CI)(0.913~0.995)]、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OR=17.013,95%CI(5.187~55.801)]、C4及以上损伤[OR=3.225,95%CI(1.236~8.414)]、损伤至救治时间>8 h[OR=4.010,95%CI(1.447~10.887)]是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ASIA分级A级、高位脊髓损伤、损伤至救治时间>8 h是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进行早期预防性护理或干预,有望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而减少损伤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目的评价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离断与内侧半月板切除制作骨关节炎(OA)模型方法的可行性,探讨MMP-13和ADAMTS-5蛋白在大鼠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n=30)和假手术组(n=10),模型组采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离断与内侧半月板切除制作膝OA模型,假手术组打开膝关节囊后缝合。模型组于术后4、6、8周处死大鼠,假手术组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术后4周即可见软骨退变,术后6周和8周时退变进一步加重,假手术组无明显软骨退变,各组相比大鼠关节软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MP-13及ADAMTS-5蛋白表达在假手术组水平均较低。MMP-13造模4周开始升高,持续升高到第6周,第8周较之前降低。造模4周、造模6周和造模8周各组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TS-5造模6周开始升高,造模8周维持之前表达水平。造模4周分别与造模6周和造模8周相比,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6周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中蛋白表达和造模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趋势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采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离断与内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可建立动物OA模型;MMP-13和ADAMTS-5在OA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