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创伤性脂血征的CT、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外伤所致膝关节积脂血征患者的CT、MRI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1小时至5天内行CT及MRI检查。结果60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均存在关节内骨折,膝关节创伤性关节脂血征的CT及MRI表现为关节囊内的特征性的单液一液平面或双液一液平面积液征象,其中19例表现为双液一液平面积液征象,41例表现为单液一液平面积液征象。构成双液一液平面的上、中、下3层液体和单液一液平面上、下2层液体有明显不同的CT值和所有扫描序列中MRI信号强度。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的CT及MRI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CT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与关节内骨折并存,可以作为膝关节内骨折的可靠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MRI多序列成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腕部MRI多序列成像,包括冠状位SE T1WI、GE T1WI、GE STIR,轴位TSE T2WI、矢状位 SE T1WI.30例注射GD-DTPA后行SE T1WI、GE T1WI增强扫描.结果 80例患者中,76例显示腕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增生滑膜和血管翳在GE T1WI及增强后图像上显示尤为明显.55例骨髓水肿,在T1WI呈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GE STIR上呈斑片状高信号.56例骨侵蚀,表现为关节面边缘不规则小的缺损,T1WI为低信号,STIR为高信号,而GE T1WI稍高信号,强化较SE T1WI明显.58 例关节积液.70例肌腱炎,表现为腱鞘积液、腱鞘增厚、T2WI信号增高,增强扫描后有强化.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能够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对其诊断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骨折复位固定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骨折复位固定后患者,行DR和DT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结果 DR的优秀率为57.5%,3例为差;DTS的优秀率为85%,无差。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可明显改善骨折复位固定后图像质量和骨折的显示。  相似文献   
94.
【摘要】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认知功能、灰质体积的改变及与临床表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MWoA及与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组(HC),问询并记录MWoA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头痛程度(VAS视觉模拟评分)及头痛的影响程度(HIT头痛影响测评)的临床评分。测查两组总体认知功能(MoCA)、语言流畅性(VFT-动物命名)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认知功能(MoCA、VFT评分)与临床表征间的相关性。采用MR扫描三维高分辨T1结构像,采用VBM方法计算脑区灰质体积,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MWoA患者兴趣区脑区灰质体积与认知功能(MoCA、VF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WoA组较对照组VFT评分低(19.63±5.26 vs. 22.9±5.43,t=-2.37,P=0.021),且MWoA患者中有畏光主诉者VFT评分更低(P<0.001)。MWoA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低[27.5(24.75,28.25)vs. 28.0(27,29),Z=-8.30,P<0.001]。MWoA患者MoCA评分与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0.465,P=0.011)。VBM分析发现MWoA患者右侧枕中回灰质(RMOG)体积较大(P<0.001,cluster size=292),且MWoA患者中有畏光主诉患者RMOG体积更大(P=0.023)。MWoA患者RMOG体积与VFT评分呈负相关(r=-0.448,P=0.013),与MoC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84,P=0.331)。结论:MWoA患者认知障碍风险增加,较低语言流畅功能与视觉皮层通路的损伤重塑相关。  相似文献   
95.
能谱CT单能量区分体外肾结石成分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能谱CT对体外肾石标本进行扫描,探讨能谱CT单能量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对于区分体外不同成份肾结石的价值。方法已知单一成分(尿酸结石8枚,六水磷酸铵镁结石12枚,胱氨酸结石6枚,碳酸磷灰石结石10枚,一水草酸钙结石30枚)的66枚肾结石,分别置于猪肾中,每肾上、下肾盏及肾盂各放2枚结石,并将其浸入水箱中,采用GE宝石CT行GSI(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扫描及常规120kVp扫描。测量计算GSI图像的(40keV-140keV,间隔5keV)单能量CT值及120kVp混合能量CT值,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结石CT值的差异。上述结石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其成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2.773,P值=0.000)。组间两两比较,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碳酸磷灰石结石(P=0.831)、尿酸类结石与胱氨酸类结石混合能量CT值(P=0.411)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结石间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石单能谱(40keV-140keV,间隔5keV)CT值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69.244、201.823、121.190、97.348、88.719、80.076、71.537、63.110、55.064、47.837、41.086、35.104、30.202、26.182、22.528、19.866、17.501、15.585、14.108、12.785、11.830,P值均=0.000)。组间两两比较,上述5组结石在50keV时C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0keV及45keV能区分出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结论宝石能谱单能量低keV(40keV-50keV)CT值可以区分出尿酸类结石与非尿酸类结石。单能量50keV为肾结石成分分析的最佳keV,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相比,可以区分出尿酸结石、六水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结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比较大鼠C6脑胶质瘤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USPIO)PWI与Gd-DTPA PWI的异同点,观察USPIO PWI评价胶质瘤微血管水平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对30只雄性SD大鼠接种C6胶质瘤,并随机分成2组:USPIO PWI组及Gd-DTPA PWI组,于接种后12天行常规MR及PWI扫描,之后行SE T1W或FSE T2W增强扫描。于肿瘤最大层面选取ROI,分别于肿瘤强化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区获取灌注曲线,计算ROI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SRRmax)、相对血流容积(rBV)及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rBV比值(QrBV)和SRRmax比值(QSRRmax),同时取肿瘤组织行HE及GFAP染色。结果 USPIO PWI组及Gd-DTPA PWI组肿瘤组织rBV和SRRmax值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USPIO PWI组肿瘤组织rBV和SRRmax均高于Gd-DTPA PWI组(P<0.05)。USPIO PWI组与Gd-DTPA PWI组的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QrBV和QSRRmax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 Gd-DTPA PWI相比, USPIO PWI具有更加明显的灌注效应,有助于评估肿瘤微循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比观察髓内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髓内室管膜瘤及12例星形细胞瘤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二者MRI表现的差异。 结果 髓内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的平扫MRI信号类似,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28例髓内室管膜瘤中,中心性膨胀性生长26例,边界清楚18例,21例可见瘤内及瘤周囊变,明显强化21例,均匀强化19例,4例出现"帽征"; 12例星形细胞瘤中,偏心性生长9例,边界不清9例,出现囊变5例,轻度强化8例,以斑片状及结节状强化为主。二者生长方式、肿瘤边界、强化程度及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有助于鉴别诊断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研究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脑白质内病灶的代谢特点,并观察不同白质病变区代谢的变化。资料与方法对8例临床确诊的PKU患儿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8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行T1WI自旋回波序列(SE)、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1H-MRS检查选择侧脑室后角T2WI异常信号区及放射冠正常白质为兴趣区(ROI),测量1H-MRS谱线上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酸(Cr)等主要共振峰的面积,并计算下列化合物的比值:NAA/Cr、Cho/Cr、1000*NAA(Cho、Cr)/H2O。结果在T2WI上,所有未经治疗的PKU患儿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均可见非占位性、斑片状、条带状高信号。1H-MRS显示未经治疗及治疗后PKU白质异常区及放射冠诸代谢产物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可作为无创性研究PKU病理生理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价高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中的价值,肿瘤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ITSS)与动态磁敏感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 MR灌注成像中的相对最大脑血流容积(maximum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max)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2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分别行术前SWI和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按照2007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将胶质瘤分成三组,分析相同层面的ITSS和rCBVmax,分别比较ITSS分级、rCBVmax值、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评价ITSS和rCBVmax在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ITSS在胶质瘤中表现不同的形态,可呈点状、条状,或点条状聚集成团、片状;多位于肿瘤内部靠近T1WI呈强化部分的内侧.ITSS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ITSS分级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明显相关(r=0.961,P<0.0001).rCBVmax与ITSS级别之间显著相关(r=0.846,P<0.0001),但ITSS最为密集的部位往往并非rCBVmax所处的位置.ITSS对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4.6%、阳性预测值为90%和阴性预测值为91.7%.结论 高场MR非对比增强SWI、rCBVmax、脑胶质瘤病理分级间有很高的相关性,SWI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