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笔者自2004年7月以来采用先师李毓麟教授经验,以“放血疗法”观察治疗急性胃肠炎60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120例,经患者同意后,入选本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下区(SVZ)神经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5-溴-2-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增殖的神经前体细胞,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动态检测BrdU、TuJ1、MAP-2、GFAP的表达,同时观察增殖细胞表达VEGF及其受体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鼠SVZ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脑缺血后4 d组明显增加,14 d组达到高峰;Br-dU/TuJ1、BrdU/MAP-2阳性双标细胞数在脑缺血后14 d组开始增加,28 d组达到高峰;但BrdU/GFAP阳性双标细胞数则无明显变化;增殖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VEGF及其受体FLK-1。以上结果提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可激活SVZ自体神经前体细胞原位增殖、分化,且增殖的细胞同时表达VEGF及其受体可能是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增强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笔者在脑血管内科工作期间发现部分脑梗塞患者伴有以眼球活动障碍为主的伴随症状,经过针灸药物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眼球活动障碍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杨晓明 《光明中医》2001,16(1):25-26
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笔者20年的临床体验,本文就升降疏三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总结如下。1 升法脾位中焦,主司运化,其气主升,脾气司运化消磨,脾阳主温化腐熟,运水谷循常道,化水谷为精微,升气血以奉养周身。若因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或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气,进而脾阳损伤,失其升清功能,后果常见两类病变:一为中气下陷;二为清阳不升,均可变生诸多疾病。在治疗上首先运用升法,一是升脾气,二是升脾阳。11 升气法: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则要以升气为主。升举脾气:若脾气虚弱,升提无力,气虚下陷而见头昏肢倦,饮食无味,少气懒言,食后胃脘坠痛…  相似文献   
95.
门诊抗生素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1至12月每月1、2、3日的门诊处方共5115张,按事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41.72%。单用一种抗生素的频度较高,占80.69%,应用时间少于或等于3天的占68.98%,静脉滴注给药占41.52%,大约有1/3的处方存在给药间隔不当、给药剂量不当、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  相似文献   
96.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室停博而使心输出量突然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急症之一。若在4~6min不进行有效的抢救,患者可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死亡。  相似文献   
97.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睡眠时间短、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症。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早醒、睡眠不深、或彻夜不寐等多种情况。经常失眠会给人精神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的痛苦,出现头晕脑胀、耳鸣健忘、认知功能障碍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运用中医治疗失眠,疗效高、副作用少。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塘沽区中医医院三年来2768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的分析,运用超高倍医学呈像系统。了解妇科阴道病的病原菌。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地诊治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方法用湿片在显微镜下直接镜检滴虫、真菌、衣原体等,再用革兰染色和培养复检。结果276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阳性率17.6%,线索细胞阳性率12.5%,滴虫阳性率2.1%。结论超高倍显微呈像系统在妇女阴道病的临床诊断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中医辨证,我们以自拟固本痰瘀双化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于1999年1月制定的《中国人原发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确诊。正常:>M-1SD;骨量减少:M-1SD~2SD;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0.
哈永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68-1869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NO,ET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采用单盲原则。两组均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配合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另采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观察针刺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以及NO,ET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①通过两组患者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通过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DR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O及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O及ET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②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改善单纯性DR的眼底状况,使其病情逆转。③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调节单纯性DR患者的NO及ET分泌水平,从而保护了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